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2022,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首页> 法治频道> 知识产权 > 正文

2022,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来源:法治日报2023-01-13 10:47

  核心阅读

  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扎实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 本报记者 张维

  “2022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新的坚实步伐。”在近日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在作工作报告时如是说。

  这是一个总结与展望的时刻。

  于刚刚过去的2022年而言,在上述会议上公布的数据令人目不暇接,是已取得成绩最为有力的证明:全年共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注册商标617.7万件,圆满完成审查周期压减目标任务;打击恶意商标注册,快速驳回“冰墩墩”“拉伊卜”等恶意抢注商标3192件,对涉嫌恶意囤积的3522件商标进行转让限制;办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案件5.8万件,同比增长16.8%……

  于已经到来的2023年而言,上述会议提出,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更大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合作,扎实推动知识产权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为指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加强监管 约谈代理机构7400家

  “这个行业管理越来越严了,环境也正在不断向好。”一位知识产权代理从业人员感慨道。

  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第一批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警示案例,在业内引发强烈关注。一方面警示专利、商标代理机构和从业人员要引以为戒,自觉守法规范经营,共同营造良好行业环境;另一方面也提醒广大专利、商标申请人提高警惕,选择信誉良好的专利、商标代理机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其中,有商标代理机构通过注册关联公司,采取复制、抄袭他人商标等方式申请注册商标,囤积转让以牟取不正当利益的;有商标代理机构代理提交相同商品上相同或近似商标的注册申请,损害已注册商标专用权人利益的;有商标代理机构代理抢注“冰墩墩”“雪容融”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相关商标的;甚至有商标代理机构通过伪造、变造法律公文,非法办理商标事宜的……这些行为都受到了严厉处罚。

  事实上,加强服务业监管和行业自律,始终是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2022年,继续释放从严信号,出台《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完善商标代理备案制度;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开展商标代理行业专项整治;持续严厉打击非正常申请;通报非正常专利申请,打击恶意商标注册,依职权宣告无效商标2629件,向地方转办涉嫌商标恶意注册申请和重大不良影响案件线索110条。

  “近几年,国家知识产权局重拳打击非法囤标、恶意抢注等行为,整个商标环境已经有了明显改善。”北京久耕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屹东评价说。

  国家知识产权局同时优化专利代理审批服务,全面推行告知承诺执业许可审批制度。累计约谈代理机构7400家,责令整改4500家,作出罚款和警告680余件,吊销资质和停止代理业务19家。开展代理行业作风建设年活动,发布行业公约。

  管得好,也要放得好、服务得好。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优化完善中国营商环境评价知识产权指标。发布知识产权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编制知识产权电子证照标准。专利、商标证书实现电子化,公布公告实现“掌上查”,“好差评”制度更加健全。修订商标注册申请书,引入信用承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遴选23家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新备案68家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新增37家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广东、河北、福建等地率先实现地市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全覆盖,浙江实现跨领域、跨层级知识产权线上“一件事”办理,山东建设黄河流域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

  加强保护 优化创新营商环境

  在加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上,202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持续推进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配套修改,完成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新一轮修改论证征求意见稿,推进《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修订,形成地理标志统一立法宗旨和框架,研究论证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规制度。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成立指导专家组,在8个地方开展试点。北京、江苏、浙江等地开展知识产权综合立法,广东发布全国首部地理标志保护地方性法规。

  强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办理维权援助申请7.1万件,受理纠纷调解8.8万件。经国务院批准开展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新建10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印发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首次通报25起严重违法失信案件。

  加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医保局联合印发强化知识产权协同保护的政策文件。与市场监管总局共同牵头完成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知识产权保护任务,签署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工作备忘录。

  批准筹建29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覆盖15个中西部省份。长三角、华北五省市、东北地区、沿黄九省建立跨区域协同保护机制,上海支持全国首例药品领域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办理,重庆推进“快调+速裁+精审”行政裁决,河南开展全省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调查,陕西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年”活动,海南在主要园区推广崖州湾科技城知识产权“五合一”综合管理改革经验做法。

  在有力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额达4868.8亿元,连续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长。

  一系列好的经验涌现而出:北京首创知识产权质押企业“白名单”双向推送机制,天津实现知识产权证券化首单突破,辽宁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办法,广西推出知识产权“桂惠贷”。“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和质物处置机制”还入选了国务院首批在全国复制推广的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举措。

  完善制度 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

  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对于2023年这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和《“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也作了重要部署。

  值得注意的是,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任务首当其冲。会议要求,完善保护和激励创新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配合完成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推进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修订。加快推动地理标志立法,修改完善地理标志条例草案。完成《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修改。做好《商标代理监督管理规定》的贯彻实施。加快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制度修订和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建,加快探索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制度。支持地方开展知识产权立法。提高知识产权审查授权质量和效率。完成《专利审查指南》适应性修改,完善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专利审查政策标准。

  在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法研究所所长冯晓青看来,随着知识产权在当代经济社会和科技文化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与《纲要》提出的要求和目标对照,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实施还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尤其是需要破除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和制度运行中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建立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和工作体系、推进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方面提高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提升创新主体知识产权综合运用能力,也是2023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要求落实知识产权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专项政策。完善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托管,打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组合拳。

  对于知识产权融资,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建议加强评估体系建设,推动完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加强资产评估行业监管,提高社会公信力,提升知识产权评估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提升交易平台质效。打造专业服务体系,培育发展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健全配套基础机制,加大风险补偿政策供给。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加大政府补贴力度,创新激励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健全“政府协调引导、银行合作支持、担保积极配合、企业主动参与”的机制。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巾帼共绘新时代

  • “世界市长对话·敦煌”活动外国嘉宾参访敦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8日印发通知,对有效应对部分地区连阴雨天气影响、进一步做好秋粮产后服务和收购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2025-10-10 09:55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