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来源:新华社2023-01-08 17:04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 题: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政法机关推进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综述

  新华社记者刘奕湛

  平安,民之所盼、发展之基。

  近年来,政法机关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从更宽领域、更高层次谋划推进平安中国建设,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安业、安居、安康、安心的良好社会环境,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国之治”成色更足、优势更加彰显。

  建设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重构权力配置和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诉讼制度机制、完善便民利民改革举措……近年来,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加快建设,一系列具有标志性的政法改革成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谁办案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一直以来,政法机关扭住司法责任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持续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加快构建权责一致的执法司法权力运行新机制,大大强化了办案人员的责任。

  人民法院全面推行法官员额制,从原有21万余名审判人员当中,严格遴选12.8万余名员额法官,同时为法官配备一定数量的辅助人员,让法官聚焦审判核心事务。

  改革后,在人员总编制未增加情况下,85%以上的人力资源集中在办案一线,法官人均办案数量增长20%,结案率上升18%,一、二审裁判生效后服判息诉率达97.9%。

  建立健全执法司法制约监督机制,政法机关积极探索。

  检察机关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最高检会同公安部建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目前已建立了3600多个协作办公室,促进监督更有力、配合更顺畅。2013年至2022年9月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11.9万件。

  管住枉法的权力,斩断寻租的黑手。

  对领导干部和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一律记录、全程留痕、定期通报、严肃追责。

  政法机关主动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着力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怨的突出问题。

  从方便自己“要证明”,到方便群众“减证明”,持续开展的“减证便民”行动,组织清理各类“证明事项”13000多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一组组数据,让人们直接触摸政法改革带来的“获得感”:

  ——人民法院深化立案登记制改革,超过95.7%的案件在人民法院当场立案,90%的跨域立案申请在30分钟内得到响应;

  ——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实施以来,截至去年10月,共办理公益诉讼案件71万多件,平均每年14万多件;

  ——公安机关推出8批次69项交通管理便民改革,为群众和企业减少办事成本800多亿元;

  ——司法行政系统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室)57万个,60万个村(社区)配备法律顾问,全业务、全时空覆盖的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深入推进的政法改革、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给老百姓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人民群众沐浴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

  严厉打击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类违法犯罪

  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根据党中央决策部署,自2022年4月全国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共立案侦办养老诈骗刑事案件41090起、破案39294起,打掉犯罪团伙4735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6万余人;已批准逮捕7594人,提起公诉8516人;一审判决案件1645起4523人,二审判决324起1175人。

  广大群众普遍认为,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是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守护老百姓“养老钱”的德政工程,是合民意、护民利的民心工程,抓得准、抓得实、抓得好。

  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82%的群众认为养老领域各种乱象减少了,群众对专项行动的满意度达86%。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各类违法犯罪,做到老百姓痛恨什么、厌恶什么,就打击什么、铲除什么。

  2022年7月22日晚,警灯闪烁,公安机关民警辅警整装待发。

  “行动!”随着一声令下,各地参战民警辅警迅速行动。连续三晚,各地累计出动民警、辅警280万人次,查获现行违法犯罪人员4.8万人,发现缉捕在逃人员2600余人,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0.5万处……

  这是全国公安机关开展首次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中的一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连续组织开展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和破案攻坚全国性集群战役,共破获刑事案件64万余起。

  坚持以打开路、打防并举,“百日行动”交出一份厚实的“成绩单”:

  ——严打侵害妇女、儿童、老年人等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公安机关共侦破拐卖妇女儿童案件700余起,找回历年被拐妇女儿童818名;

  ——严打涉黑涉恶犯罪。全国刑侦部门坚决铲除欺压百姓、横行乡里、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共打掉涉黑组织49个、恶势力集团560余个、恶势力团伙680余个;

  ——严打严防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公安部深入组织开展“断卡”“断流”“拔钉”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

  亮剑攻坚,为的是万家灯火,政法机关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呼声关切,把平安答卷写在人民心中。

  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通过‘百姓说事点’,小区居民主动把‘抢占’的菜地清除了,政府又把菜地改造成了绿地。环境好了,邻里之间也不再因为抢地闹矛盾了。”吉林省长春市宽城区凯旋街道一心街社区许大爷对“百姓说事点”赞不绝口。

  宽城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基层、整合资源、创新驱动,着力打造覆盖城乡、普惠便捷的“百姓说事点”服务网络,让老百姓在家门口通过“唠家常”的形式获取便捷、精准的公共服务。

  近年来,各地注重从市级层面入手,加强对基层基础的支持保障,形成“大数据+铁脚板”,党员干部“下社区、回小区、入网格、进楼栋”等做法,让社会治理“神经末梢”感觉更敏锐、应对更细致。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如今,普遍建立的“有事好商量”机制,让百姓将心声“一吐为快”,助民生“关键小事”好商量、快解决。

  “不到3小时,就解决了居民的4件烦心事儿。”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青龙泉社区居民党景芝说,“通过小小社情民意联络站,开展沟通恳谈会,老百姓对社区治理各方面的诉求有了解决平台。”

  从各地“有事好商量”机制的建立,到新时代“枫桥经验”借助互联网搭建起干群交流平台,再到各地争相涌现的民情直通车、居民论坛、民主听证会、民主议政会,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最大合力。

  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政法工作突破创新的着眼点,也是完善和发展“中国之治”的具体体现。2019年以来,中央政法委着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并组织开展了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

  3年多来,以试点工作为载体,市域社会治理实践在全国广泛、深入推进。各地各部门以政治强引领、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自治强活力、以智治强支撑,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编辑:姜子炜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