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公安部:截至11月底,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公安部:截至11月底,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12-30 10:41

  中新网12月30日电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发起凌厉攻势,截至11月底,全国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9.1万起,同比上升5.7%,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64.4%,立案数同比下降17.3%,造成财产损失数额同比下降1.3%,实现了“两升两降”工作目标,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取得显著成效。

  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快速上升势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始终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全链条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深入开展“斩链”“清源”“利剑”三大战役,抓获了一大批违法犯罪人员,破获了一大批诈骗案件;会同最高法、最高检等相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拔钉”行动,成功将240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团重大头目和骨干缉捕归案;针对华东、华南、京津冀等3个片区重点城市,组织开展区域会战,共捣毁诈骗窝点1800余个,实现规模打击效能最大化;针对涉诈黑灰产链条,组织发起打击涉诈固话语音专线、简易组网GOIP、跑分洗钱等各类集群战役80余起,取得显著战果。在依法严厉打击的同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12月1日正式施行有利契机,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统筹抓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贯彻实施工作,联合最高法、最高检进一步完善“两卡”犯罪法律适用标准,用足用好法律武器,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全面提升打击质效,形成有力震慑。

  为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依托国务院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公安部积极会同相关成员单位加强科技支撑、强化预警防范,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推进行业监管源头治理,努力构建更加严密的防范治理体系。公安部指导各地公安机关建立分级分类预警劝阻机制,推动“厦门经验”在全国落地生效,截至11月底,累计向各地推送预警指令2亿条,各地自主产出预警信息1亿条;会同工信部建成12381涉诈预警劝阻短信系统,累计发送预警提示短信、闪信4.7亿条;会同中央网信办建设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预警提示2.4亿次。人民银行深入推进“资金链”治理,支付行业常态化治理格局持续完善,组织商业银行、支付机构、清算机构协助公安机关阻断大量涉诈资金转移,挽回大量人民群众损失。工信部持续推进“断卡行动2.0”,开展“不良APP安全治理”,严格落实实名制,全力整治虚商卡,对短信端口、语音专线、云服务等重点业务加大清理整治力度,不断提升全流程及时反制能力,累计处置涉诈高风险电话卡1.1亿张,拦截诈骗电话18.2亿次、短信21.5亿条。中央网信办集中整治互联网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器托管、APP制作开发、网络直播、引流推广等涉诈重点领域,约谈曝光问题突出企业,网络生态环境不断净化。坚持广泛宣传和精准宣传相结合,加强对易受骗群体、案件高发行业和重点地区的精准宣传,联合中央宣传部组织开展“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组织各类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活动2万余场次,发送反诈宣传短信30.7亿条,国家反诈中心官方政务号发布短视频9330余条、播放量超50亿次,形成全社会反诈的浓厚氛围。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海军福建舰开展入列后首次海上实兵训练

  • 香港举行“体育力量 闪耀香江”大型无人机表演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促进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有序发展,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我国将对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管。针对目前基准站重复建设、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等主要问题,办法规定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全国基准站建设布局规划。
2025-11-19 09:52
18日,我国首个配置冷却塔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山东招远核电项目1号机组顺利完成核岛第一罐混凝土浇筑,标志着该项目一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
2025-11-19 09:51
2020年至2024年间,全球光热发电装机年复合增长率为4.24%,我国同期增长率达11.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技术装备国产化率突破95%,释放出产业加速发展的强劲信号。
2025-11-19 05:35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普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
2025-11-19 05:55
日前,由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和自然科研智讯联合编制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5》报告正式发布。
2025-11-19 05:55
新疆的孩子们在“流动科学课”上被磁悬浮演示、机器人互动、矿物标本展示等吸引了目光;甘肃张掖的科技工作者为大伙儿演示经典科普实验“火焰掌”;上海的科学家们踏上科技节的红地毯赢得公众的掌声……这些生动场景共同勾勒出“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印记。
2025-11-19 05:55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