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虚拟世界的欺凌怎么发现谁来治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虚拟世界的欺凌怎么发现谁来治

来源:法治日报2022-12-19 09:25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关楚瑜

  “他们不但嘲笑我的长相,还把我的照片传到网上,做成表情包。现在我一去饭堂就会被大家认出来……”来自江苏省徐州市的初二学生袅袅哭诉道,她已经被网络欺凌近一年时间了,身心都受到巨创。

  起初,她在线下被欺凌,书本被同学用笔画了一道又一道;后来,她的QQ被同学们添加好友,一旦通过便迎来各种嘲笑讽刺。

  “那段时间,天空都是灰暗的,看不到希望。”袅袅说,同学们在网络上的欺凌令她痛苦不堪,她开始厌食、抑郁,成绩直线下降。可父母和老师却认为这些只是成绩下降的借口,对她的责备越来越多。

  “校园网络欺凌更加隐蔽,这种非直接暴力的影响往往更容易被忽视,可造成的伤害不容小觑。”天津市蓟州区侯家营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雪对《法治日报》记者说,现在许多小学生都有手机,有社交,他们有的人会在平台上吐槽或者贬低其他学生,将一些同学的照片做成表情包,传播一些对同学不好的言论。

  多名受访专家指出,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社交模式的创新,网络欺凌逐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由于网络欺凌脱离了学校和家庭的视线,青少年无论是欺凌他人还是被他人欺凌,都难以掌握边界和分寸,往往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而网络欺凌行为如果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演变为网络暴力,比如曝光他人隐私、进行网络恐吓、超限度的语言攻击等。如何净化网络,在虚拟世界中防止欺凌问题出现,已经非常急迫。

  网络欺凌隐秘性强

  熟人传播危害性大

  记者采访发现,绝大多数的校园网络欺凌起初都源自线下矛盾,网络成为报复或威胁对方的手段。

  袅袅被欺凌的经历便是如此。

  一开始,她因为化淡妆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批评,引得哄堂大笑,嘘声四起。下课后,她去老师办公室交完作业回来,发现书本已经被人涂得乱七八糟。此后,她去洗手间也会被人指指点点,上课回答问题总会被同学耻笑,课间同学们开玩笑的“主人公”也是自己。还有人盯上了她的早饭钱,时不时向她“借钱”吃早饭。

  后来,这种欺凌延伸至网络空间。只要袅袅在群里说话,原本活跃的气氛便瞬间降至冰点;只要她在某同学的朋友圈里点赞或评论,马上就会有多条评论出来冷嘲热讽。

  袅袅愤怒过,却发现无济于事,反而让施凌者更加有恃无恐。原本开朗的她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常常将自己反锁在卧室绝食,有时还会用剪刀划破手臂自残,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被孤立只是网络欺凌的一种。记者调查发现,有较多的校园网络欺凌都是在熟人的社交圈子内展开,比如社交群、社交空间和朋友圈等,这样的网络欺凌对被欺凌者伤害更大。

  来自湖北省武汉市的高一学生李林前段时间被同学网暴了。他的社交账号时不时被陌生同学申请加好友,一旦他通过,对方便发来讽刺的话。原来,是有人在校园群里号召其他同学对其进行网暴,称“没事加了他喷一下,直接讽刺他就行,一会给你们免费加头衔”。为了得到“头衔”,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了这场“骂战”。

  来自浙江省某县城一高中生杨明已经遭受校园欺凌一年多时间了,因为害怕被欺凌,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学校了。

  “我根本不认识那些施暴的女生,单纯是因为那些女生听说有人喜欢我,就开始找上门来对我施暴。她们多次将我堵在厕所或者无人的教室,扒衣服、扇耳光、对隐私部位拳打脚踢。”杨明对记者说,她第一次被殴打时告诉了老师,可老师只说同学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要进一步激化矛盾。目前杨明和奶奶一起住,父母在外务工也帮不上忙。

  “如果反抗,就会激怒她们,下手更狠。”杨明说,这些女生在欺负她时,会安排专人拍视频,然后以视频威胁她,称如果报警就把这些视频上传到网上,让同学们都看见。

  杨明说,类似这样的欺凌事件在她所在学校并不少,女生强制猥亵女生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全程都有录像,“她们认为这是自己的成果,并且会以此为乐,这些视频还是威胁被欺凌者的手段,因为她们知道被欺凌者害怕视频被传到网上,网络欺凌更可怕。她们摸准了这个心理,便以网络欺凌相威胁”。

  网络曝光竟成了欺凌者的武器,但真的不会传播出去吗?杨明说,施凌者一般不会直接传到公共平台,但很可能会在她们的小圈子里传播,她经常从朋友那里看见其他人被欺凌的视频。

  记者采访发现,女生之间的欺凌相对更严重一些,且对于绝大多数被欺凌的女生来说,向父母、老师请求帮助难以启齿,久而久之她们的心理也会扭曲,甚至认为女性本身就存在受虐倾向,或者想要以暴制暴。而那些施暴的学生也逐渐上瘾,愈发放肆。

  李雪告诉记者,现在女生之间的欺凌更恶劣,影响也更严重。她也看到过一些学生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他人欺凌同学的视频,给被欺凌者造成二次伤害,被欺凌者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甚至出现自残行为,形成孤僻性格,有时还会报复在更幼小的学生身上,形成恶性循环。

  网络欺凌维权困难

  心理干预刻不容缓

  在某贴吧的“反校园暴力吧”里面,有不少学生回忆了自己被网络欺凌的经历,也有人自发建立了一些反校园暴力的公益社群。记者近日加入其中一个反校园暴力社交群,里面有80多名学生,群主是来自广东省江门市的丁语。

  丁语曾遭遇校园网络欺凌,后经过朋友家人的帮助走出了阴霾,便想尽己之力帮助有同样遭遇的人。“我通常是给他们一些处理建议,比如告诉老师或者报警。然后我会和他们分析被欺凌的原因,鼓励、治愈他们,让他们找到问题并爱自己。”丁语说,她目前已经帮助了10多位遭受网络欺凌的人,其中大部分是高中生。

  “网络欺凌的维权比较复杂,通常超出了未成年人的能力范围。在进行维权时,需要对整个事件,包括网络欺凌产生的后续影响和涉及人员等要有一个综合判断,未成年人通常不具备这个能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四新说。

  未成年人实施校园网络欺凌是否违法?北京市未成年人法学研究会会长佟丽华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但我国法律对刑事责任年龄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一个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制度跟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了专门教育制度和专门矫治教育制度,两个制度主要是针对刑事责任年龄不够但实际实施了达到犯罪程度的不良行为。这些制度应该在实践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佟丽华说,如果线下欺凌的视频或其他不利于被欺凌者的内容被传到网上,被欺凌者有权利要求网站及时屏蔽删除。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要根据被欺凌程度采取不同策略,遇到轻微的校园网络欺凌,可以多跟老师和家长沟通,如果遇到严重的,则要及时向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皮艺军说,如果不幸遭受网络欺凌,且对心理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应该立即进行心理治疗。他建议,对被欺凌者进行追踪式访谈,提供心理抚慰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能够积极介入。

  平台加大审核力度

  及时删除相关信息

  记者采访发现,绝大多数校园网络欺凌都是在社交平台上进行传播的。那么对于预防校园网络欺凌来说,平台应该承担哪些责任?又该如何建立长效治理机制?

  王四新认为,平台要有完整的管理体系,在源头上、在实名制上抓实抓细,在内容动态管理方面要加强技术审核和人工审核,随时关注网上关于校园欺凌的动态,遇有意外情况随时采取行动。

  “要做好相应的投诉机制工作,这类问题投诉的机制必须畅通有效,及时反应、及时处置,防止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王四新说,同时建立黑名单,限制屡次参与校园欺凌人群的权限,平台还应该积极进行正能量生态建设,比如对不良内容进行提示,通过数据建模、AI识别等做一些跟踪研判工作,提前介入、提前预判、提前采取措施。

  “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提高公众的信息素养,让大家有更强的辨别能力、更强的信息识别和处理能力,才有可能从整体上减少网络欺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佟丽华说,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以后,教育部出台了《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基层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应该认真贯彻落实。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有防治学生欺凌的制度,包括早期发现制度、及时处理制度,还要有防治学生欺凌的组织,校长是第一责任人。

  “防止校园网络欺凌的关键在于有专业的人。现在很多中小学校其实没有老师真正研究了解这个问题,当欺凌现象比较轻微时就应该进行有效干预,而不是等到造成严重后果、达到犯罪程度时再去关注。在有的案件中,一个简单的问题由于长时间得不到处理,被欺凌者精神出现问题,甚至实施欺凌的学生心理也出现了问题,所以从学校的角度来说,要培养更多专业的人来处理类似问题。教育部提出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儿童保护专员,其实每个学校都有条件,因为学校都有处理学生工作的老师,例如德育处或教育处,应该把他们发展成为学生保护专员。这些处理学生工作的老师,一定要有保护学生的意识,要具备专业知识。”佟丽华说,基层教育行政部门也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专业的社会组织来协助相关工作。

  漫画/高岳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百年接力,守护城市万亩林海

  • 山东:“渔光融合”共享海洋绿色资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药膳制作师既要懂烹饪,是餐厅的大厨,又要懂中医药理论知识,特别是能够作为食药物质的中药材。
2025-07-03 09:55
运动有助于健康和抗衰老。但究竟是什么让运动有这种奇效呢?我国研究团队历时6年,首次系统解析了人体对急性单次运动与长期规律运动的分子-细胞动态响应谱,揭示肾脏是运动效应的关键应答器官——其内源代谢物甜菜碱作为衰老延缓的核心分子信使,通过靶向抑制天然免疫枢纽激酶TBK1,协同阻遏炎症并缓解多器官衰老进程。
2025-07-03 05:20
近日,四川乐山一小伙感觉身体不适独自乘出租车前往医院就诊,途中开启“超强自救”模式:联系妈妈告知情况、打110报警求助、打120告知医院准备急救。如果长期处于焦虑引起的躯体化障碍状态,患者会反复出现头痛、心慌、呼吸急促、胃肠紊乱、肢体疼痛、睡眠问题等。
2025-07-02 10:06
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时,不少人或许都遇到过类似问题:它们有时会捏造细节,甚至“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当“喂给”大模型的训练数据包含虚假信息时,它就会产生“幻觉”、给出错误答案。
2025-07-02 10:05
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早8时许,这架C909客机从呼和浩特起飞,经过1个多小时飞行抵达乌兰巴托。
2025-07-02 10: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领域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和“底盘”。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通过提升劳动者素质、优化劳动资料和创新利用劳动对象,实现全要素生产率的显著提高。
2025-07-02 10:01
团队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1988年至2021年青藏高原30米分辨率人工草地数据集,明确了青藏高原主要的人工草地类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迅速扩张及其驱动机制。
2025-07-02 09:59
屠光绍认为,金融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必须在服务投资人与消费者之间寻求平衡,避免AI鸿沟,坚守金融服务大众的初心。鲍建敏倡导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开放共赢的人工智能金融生态体系,搭建跨机构、跨领域的协同创新平台。
2025-07-01 10:13
6月30日,2025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拉开大幕,引发球迷关注。在草地球场,球的速度更快且弹跳不规则,比赛回合较短,发球就成为球员们的重要“武器”。红土球场并不是天然土壤,而是分层分布着碎砖粉、白色碎石灰石、碎石等。
2025-07-01 10:09
7月1日起,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按要求扫药品追溯码后方可进行医保基金结算;2026年1月1日起,所有医药机构都要实现药品追溯码全量采集上传。步,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主页,点击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或进入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消息对话页,点击医保服务、药品追溯信息查询,进入查询页面。
2025-07-01 10:09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7月1日,该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国家航天局供图)  月球全色图,由天问二号探测器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于2025年5月30日15时拍摄,经辐射校正处理后制作而成。
2025-07-01 10:08
龙芯中科近日正式发布基于国产自主指令集龙架构研发的服务器处理器龙芯3C6000系列芯片、工控领域及移动终端处理器龙芯2K3000/3B6000M芯片以及相关整机和解决方案。
2025-07-01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