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南政法大学:党旗飘扬在楼栋
首页> 法治频道> 理论·实践 > 正文

西南政法大学:党旗飘扬在楼栋

来源:光明网-法治频道2022-12-08 16:18

  早在2022年10月,学校第一次被划进疫情防控的临时管控区时,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就在思考如何创新构建一套建于战时,用于急时,益于平时的学生教育服务机制。立足“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学校党委书记樊伟、校长付子堂多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党政负责人、辅导员、学生代表等开展专题研究,充分论证,最终形成在学生楼栋设置功能型党组织、推行楼长制的改革工作方案。具体由学校党委组织部牵头落实,在三个校区设置6个功能型党工委,成立31个学生楼栋功能型党支部,实行“专职组织员+职能部(处)长”的双楼长制,建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持续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打造新时代高校学生楼栋育人阵地,实现学生工作“服务就在身边,问题不出楼栋”,推动形成学生楼栋育人共同体。

  “楼栋党组织的效率让我非常吃惊”

  12月初的一天下午2点29分,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敖山突然接到电话,称学校西园1栋出现学生抗原检测异常,5分钟后,敖山带领西园1栋的楼栋长到达楼栋,7分钟后的2点36分,该栋楼栋长李瑶已经在楼栋学生群内发布消息“大家好,我是楼栋长李瑶……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以学校通知为准”。本来已经有点慌乱的学生群体瞬间平静下来,积极配合楼栋长的各项工作。

  “学生反映想吃点水果了。请问这个可以安排吗?”“北园C普通餐680份,清真餐15份,特殊餐1份(免盐免油免辣椒)……”“我们晚餐需要一个馒头餐。同学说有胃病,想要面食”“谢谢陈经理今天贴心为过生日孩子准备的蛋糕……”11月22日以来,学校楼栋送餐群里每天都有各个楼栋长报给学校后勤和食堂负责人楼栋的用餐需求,哪怕只有1个学生的特殊餐饮需求,楼栋负责人都会迅速报上来,学校当天马上满足。

  在每个园区学生轮流吃到了香喷喷的鸡腿后,11月28日、29日,学校连续发放了4万个椪柑给学生,接过椪柑同学们非常惊喜,“哇!老师,我就是想吃水果了哦,就来了!”。12月1日,各个楼栋把校友捐赠的5万个鸡蛋分发给学生,“每人一份饭两个鸡蛋,预祝你们考试100分啊!”“谢谢老师!谢谢校友”“学校好有心啊!”。

  党员吴垟成是经济学院本科新生的辅导员,作为志愿者他几乎参与了每个出现过病例的楼栋去支援。半个月的战疫经历,让他有机会和楼栋党组织和楼栋长们有密切的合作。“我感受特别深的是两个方面,首先是楼栋党组织的效率让人吃惊。学生一旦有诉求,马上就会调动全校的资源去迅速解决,而这方面像以前单纯依靠我们年级辅导员的力量是做不到效率这高的。另外,就是这些楼栋负责人都是学校职能部门负责人,这次一起并肩战斗,让我们感受到管理单位其实非常有温度,他们很爱学生,工作非常投入。”

  作为楼栋党组织的“指挥官”,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敖山除了每天在各个校区和园区党工委书记群上调度工作外,也每天在渝北校区的各个宿舍楼间奔波。她的胳膊上一直拎着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各个楼栋特别需要关注的学生各种需求的资料。“学校通过每日工作提示把工作措施发布给各楼栋长,楼栋长第一时间组织楼层长、寝室长、宿管员等落实工作任务。做到了隔离转运快、环境消杀快、信息公布快、解疑答惑快、心理疏导快等,建立起了快速有效处理楼栋突发情况的工作机制。”

  “有老党员带着,我们特别心安”

  12月2日下午,当59岁的西园2栋楼栋长、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夏俊毅刚刚忙完组织核酸检测工作后,来到楼栋宿管门前打算和宿管员周素碧说下工作时,一位长发女生咚咚地跑过来,把一袋糕饼撕开,一边往夏俊毅和周素碧的手里塞糕饼,一边不住地说“老师辛苦了!阿姨辛苦了!真的感谢你们”。来不及问这个女生的名字,她又像旋风一样飞回了宿舍。

  “这些娃娃乖得很。宿舍管控的时候,她们都很自觉而且很有爱心”周素碧特别感动当天气降温后,有学生会把自己的厚衣服送到门岗,还捐赠了几大包衣服请宿管带给食堂的阿姨。

  “老师,我是党员可以抬饭!”罗梅是一名体育课教师,回忆起工作7年来第一次以楼栋党支部副书记身份参与学校战疫工作时,无数个感动的瞬间涌上心头,“有一次我们招募帮忙送饭的志愿者,一共在校831个学生的楼栋居然有200多人报名!学生太可爱了,楼栋工作的这段时间和她们在一起,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愉悦感,这和只在课堂上上课的感觉很不一样”。

  “罗梅和来支援的这些老师还是很不错,非常能干”夏俊毅对与自己并肩战斗了十几天的伙伴们评价颇高。他不知道在罗梅这些青年党员的心里把他这样时刻冲在第一线的老党员当成了定海神针般的存在。“夏老师为了让孩子们第一时间吃口热乎饭,送饭的时候一个人端起一箱冲到最高的六楼,根本不顾自己是快退休的人。有老党员带着,我们就特别心安,只管埋头干活就行”。罗梅并不知道,还有8个月就退休的夏俊毅其实还做过一场大手术。“学校遇到疫情这种紧急的事,我们作为党员必须得上。关键时刻西政人都很团结”。回忆起将近一个月的战疫经历,有35年党龄,大半生奉献在西政的夏俊毅说得最多的是“团结”和“学生娃很可爱”。像夏俊毅这样临近退休还坚守在学校楼栋长岗位上的党建组织员有30多人。

  北园9栋党支部组织委员、民商法学院研究生2021级乔虹同学说,特别喜欢听每天风雨无阻出现在楼栋的楼栋长陶春辉的声音,“陶老师声音非常安静沉稳。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是有点慌乱的情绪,但是看到老师们每天和我们在一起,心里渐渐安稳起来。学校除了每天送餐之外,还给我们发了鸡腿、鸡蛋、方便面、面包这些食品很丰富。真的特别感谢学校、感谢老师们!”

  此次,学校成立的31个学生楼栋功能型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均由对接楼栋的职能部处党员负责人担任,党支部委员由相关部门教职工党员、楼栋学生党员骨干担任。学校3个校区6个园区31个学生楼栋设置61名楼栋长,实行“专职组织员+职能部(处)长”的双楼长制,强化30名专职组织员的作用发挥,推进机关领导干部下沉楼栋,明确楼栋长在“摸清底数、宣讲政策、关爱学生、应急处突、团结力量”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形成“以学院管理服务为主,以楼栋管理服务为重要支撑”的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创新机制。

  回顾学校党员干部在楼栋工作中的表现,敖山难掩内心的激动,“学校党委运筹帷幄建立起楼栋党组织制度,学校党员干部,特别是担任楼栋长的专职组织员不顾自己上了年纪,纷纷主动请缨来到学校服务学生。我了解到他们中很多是克服了家庭变故等种种困难一直坚守在学校,很多激动人心的画面和令人难忘的人和事难以言表。我内心里对我们的干部和老师既十分心疼又充满敬意。他们汇聚起了西政人和衷共济干事业的磅礴力量”。

  “团队认同感很快建立起来”

  西园A栋是最早封闭管理且人数最多的楼栋,超过1000人,有很多天需要送饭到寝室,该楼楼栋长、校纪委副书记张晓宇非常难忘来自全校各个单位的无私支援。“22号楼栋突然出现混检异常,各个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就迅速过来帮忙送饭到寝室。他们本来还有学院一大堆工作但是都主动来了。后来,还有任课老师志愿来帮忙,比如外语学院郑达轩副教授他到处支援,支援到我们这的时候就不走了,固定在这给学生送饭”。送过饭后,郑达轩费力地把橡胶手套脱下来,露出已经被汗水泡得发白的手,“看到冲锋在战疫一线的都是中共党员,确实感觉到了他们的引领作用,我是民主党派人士也主动向负责楼栋工作的学校党委组织部申请,希望也能把我编入志愿者队伍”。

  北园D栋党支部书记、科研处副处长黄坚平所在的楼栋也出现过混管异常。送餐小队里的党建组织员钟曼娟老师以及辅导员们让他印象深刻“在党委组织部的统筹安排下,来自各个学院的党建组织员和辅导员过来了,我对他们不太熟悉,但是安排工作时大家非常配合。有的辅导员做了核酸检测志愿者又马不停蹄地来做送餐的志愿者”。 民商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卿婕认为,楼栋党支部和党委学工部把不同学院、部门的人统筹起立组成了送饭大分队、取药小分队、购物小分队、快递小分队,对学生诉求几乎有求必应,大家不讲条件地配合,凌晨一两点睡是常事,真正做到了全员育人。

  党员刘雨松是国际法学院今年刚刚来报到的新辅导员,战疫以来,他先后在北园A、3、4、D的4个楼栋担任了送餐的志愿者。“作为一位新人本来以为会需要一段时间来融入西政,战疫这个经历大大缩短了这个过程。学院的党委书记吕亮、院长张晓君、副书记赵鑫这些领导他们带着我们冲到前面去给学生送饭。这种西政人的集体荣誉感、团队感和身份认同感非常快建立起来了。”这种身份认同感还在学生们的回馈中强化起来——有一次刘雨松和同事们负责的北苑3栋、4栋的午餐迟迟未到,就在老师们很焦急地等待时,突然有学生远远地投给老师们一个箱子,打开后发现里面都是零食,原来学生们怕老师们饿坏了就主动给了老师们送零食来。这个场景让刘雨松异常的感动“孩子们很懂事,他们也会在小红书、微博什么的表达对学校的送牛奶面包、鸡腿、鸡蛋等等的感谢。作为一个新人,我也会感觉学校的人文关怀真的非常好”。

  在近一个月的疫情防控期间,学校楼栋党组织功能型党组织、楼栋长制汇聚起300余名党员干部、学生工作者、专任教师等,送了将近40万份饭,组织了2万余名学生核酸检测有序开展,还发放抗疫“爱心券”、防疫物资等,累计金额160余万元。各个楼栋党组织还开展了线上简历制作培训、打造线上面试间,开展心理团辅、考研指导等,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文关怀。

  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吴钰鸿表示,通过强化政治功能,党组织引领基层治理,细化管理机制,网格化夯实基层治理,优化数据运用,信息化提升基层治理,实化育人成效,同心力保障基层治理,实现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学生楼栋育人共同体,是学校创新推进'三全育人'工作的一个尝试。“如果把疫情防控当成一次大考,我觉得这次大考中,学校党员干部、师生员工、各地校友……可以说,所有西政人以站出来、冲出来、拼出来的姿态一起完成了一堂和衷共济、感人至深的大思政课。我想这种和衷共济的精神也将激励着全体西政人在未来的道路上始终能够团结奋斗,创造属于西政人的荣光”。(安鑫)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第九届福建艺术节福州开幕

  • 贵州剑黎高速建设进入收尾阶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2024-10-22 11:09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2024-10-22 11:09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2024-10-22 11:08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2024-10-22 11:07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024-10-22 11:06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2024-10-21 09:55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2024-10-21 09:54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2024-10-21 09:52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2024-10-21 09:49
进入新时代以来,广大林草科研工作者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潜心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推动乡村走向振兴,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林草领域的科技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2024-10-21 09:47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2024-10-18 09:12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2024-10-18 09:12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可以提高13秒。
2024-10-18 05:25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2024-10-18 05:25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2024-10-18 02:35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2024-10-17 07:15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2024-10-17 07:14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2024-10-17 07:14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10-17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