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成都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苦练过硬本领(法治头条)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成都消防救援专业队伍苦练过硬本领(法治头条)

来源:人民日报2022-11-24 11:20

  一名“工人”身负重伤,被困成都东安湖体育中心体育场穹顶平台,平台高达49.8米,且四周没有其他附着物。如何施救?

  只见一架“飞鹰”航空救援服务队的救援直升机,平稳悬停于平台上空20米处,两名身负救援装备的“飞猫”高空绳索救援队员,通过绳索从直升机精准降落至平台。他们随即拆开装备包,展开紧急救援担架,将“工人”稳定安置于担架上,并依托平台围栏架设好绳索支点,同时将绳包掷向地面。

  地面上两名“飞豹”地震快速反应救援队队员迅速接应,依托救援车辆架设地面支点,很快,由两根总承重达到吨量级的绳索和滑轮组成的救援绳桥搭建完毕。“飞猫”队员将担架和自身身体稳定地连接于绳桥上,用手势示意地面平缓拉动绳索。最终,“工人”被平稳“护送”至地面。整个救援过程,仅用时7分钟。

  11月9日,一场“空”“地”配合的快速精准救援演练顺利完成。“飞豹”“飞猫”“飞鹰”……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的“飞系”消防救援专业队,是这场演练的主角。

  这是一支怎样的队伍?他们肩负着怎样的使命?近日,记者走近这支队伍,探访他们的故事。

  力求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救人

  “应急救援中,时间就是生命。之所以命名为‘飞系’,旨在全力实现‘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到达、第一时间救人’。”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支队长马锐介绍,近年来,成都消防成体系打造“飞系”消防救援专业队——以快速处置地震、建筑垮塌等灾害为主职的“飞豹”地震快速反应救援队;以高空、山岳救援为主职的“飞猫”高空绳索救援队;以保障供水和排涝为主职的“飞鲨”供水排涝救援队;以江河湖泊、洪水救援为主职的“飞龙”水域灾害救援队;为灭火应急救援提供空中保障的“飞鹰”航空救援服务队。

  直升机空中救援作为应急响应最迅速、最快抵达受灾现场、最大限度拓展救援空间的应急救援途径之一,发挥着日趋显著的作用。

  在一场空中救援演练中,一名“攀登者”在登山过程中受伤严重,被困于“半山坡”的一块狭窄空地,“飞鹰”航空救援服务队派出救援直升机火速前往营救。

  该空地空间狭窄,完全不具备着陆条件,加之“攀登者”受伤严重,如果用直升机绞车长绳将其吊起拉入机舱内,可能会对“攀登者”造成二次伤害。怎么办?

  通过对救援现场的环境进行研判,救援人员决定使用“单橇悬停”救援方式——只见直升机调整好方向和角度,将一只滑橇接触空地,而另一只滑橇仍保持悬空状态,直至稳稳悬停。随后,救援人员快速离机,用紧急救援担架将“攀登者”平稳地抬进机舱。

  “‘单橇悬停’主要针对缺少足够大的空间以供直升机完全起降的场域。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将人员和物资进行转运,而无需以索降、绞车吊运等方式来进行投送。”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处副处长胡杨介绍。

  除了“单橇悬停”,演练还包括直升机救援空中勘查和搜救、地面快速上下机、空中悬停索降、外挂吊转运装备物资等。事故和灾害发生时,这些反复实训、千锤百炼的专业技能和救援战术,为受困受灾群众开辟出一条条“空中生命通道”。

  在2020年“8·18”宜宾泥溪镇孤岛救援中,“飞鹰”采用“离地悬停、单橇悬停”救援战术,成功营救6名被困群众;在今年“9·5”泸定县6.8级地震救援中,“飞鹰”作为先遣力量,不仅通过空中勘查传回大量第一手灾情信息,还成功开辟完成2个大型直升机起降点,实现了多批次的人员和物资的循环运输。

  集合精锐力量,握指成拳提升整体救援能力

  “扑通”一声,府南河的宁静被打破了。11月8日,一名在成都府南河岸边绿地游览的“游客”不慎落水,他奋力抓住河中一根浮木,等待救援。

  记者跟随两名“飞龙”水域灾害救援队队员登上充气橡皮艇。一名队员充当舵手发动引擎,另一名队员匍匐于橡皮艇前端,以自身重量将橡皮艇努力下压,既为密切观察前方水域情况,同时防止橡皮艇头部过分抬高影响船速。

  橡皮艇距“落水者”所处位置仅1公里,途中有多处突露出水面的“暗礁”。舵手利用“Z”形机动动作精确避开“暗礁”,逐步靠近救援目标。

  此时,舵手以“落水者”为圆心,加大马力用橡皮艇划出一个半径约1米的圆周,让侧边船舷迅速逼近“落水者”。另一名队员则探出身子伸出双臂,就在船舷与“落水者”擦身而过的瞬间,将其紧紧抓住,通过自身的力量,借助橡皮艇圆周行驶产生的离心力,一把将“落水者”成功拉拽进橡皮艇内。

  此次水域救援演练,从登艇到完成救援仅用时3分钟,而完成“离心力救援”技术仅短短数秒钟。这背后,是“飞龙”水域灾害救援队对水域救援技战术的反复雕琢。

  “飞系”专业救援队集合了不同救援领域的精锐力量,5支小队既各有专长,又能握指成拳联合集成救援,已成为各类灭火救援任务的“尖刀”队伍。

  在成都市消防救援支队培训基地开展的一场全景式地震救援演练中,“飞鹰”直升机抵达“灾害现场”,精准投送先遣队员,侦察灾情、回传信息;“飞豹”火速抵达现场,通过搜救犬、各类救援装备开展埋压人员搜救;“飞猫”通过T型绳索救援等方式,在垮塌的山坳中快速营救“伤者”;对震后形成的堰塞湖,“飞鲨”利用大功率供排泵车组每分钟排水24吨,泄流至6公里外的安全地带;“飞龙”利用冲锋舟将人员通过水路转运至安全地带,潜水员进入深水区进行水下失联人员搜寻……在指挥部统一调度下,各专业队有条不紊密切配合,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震后紧急救援。

  既磨炼技艺与战术,又培育赴汤蹈火的勇毅和担当

  一名“伤者”从六楼掉到了五楼,瘫倒在平台上,无法动弹,救援人员赶到现场后,对“伤者”进行肢体固定,随后利用吊升、水平运送的方式,让“伤者”平稳落地。

  在“飞猫”高空绳索救援队训练基地,记者看到队员们正训练横向救援、V型救援、T型救援等绳索救援技术。

  “绳索具有便捷、高效、适用场域广等优点,只要具备稳定的支点,就能最大限度拓展救援空间,不仅有效适用于高空和山岳,在建筑坍塌、急流水域等救援场景中,都能广泛运用。”“飞猫”高空绳索救援队副队长郭习青说,近年来,无论是在峨眉山巅,还是在城市高空建筑,又或是洪水中的孤岛,“飞猫”用绳索架设起一条条“生命桥梁”。

  “生命桥梁”的背后,是长年累月专业化训练的结果。对数十种材质各异、应用领域不同的救援绳索,特勤大队二站站长李雷廷如数家珍。“除了绳索材质,结绳的技艺和绳索救援的技法也非常重要。”李雷廷说。

  现实的救援中,情况纷繁复杂,除了需要专业的技艺与战术,还需要赴汤蹈火、排除万难的勇毅和担当。“飞龙”水域灾害救援队队员任克思回忆,在2020年“8·16”成都金堂县白鹭岛救援中,“飞龙”在转移一批受困者过程中,冲锋舟尾部的发动机绞到了一床棉被,导致不能运转。危急时刻,一名队员潜入浑浊的水中,在几乎没有视线的情况下,顶着湍急的洪流,一刀一刀将棉被割碎,最终化解险情,将受困者成功转移到安全地带。

  “打造‘飞系’专业救援队,是我们在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以来,围绕‘全灾种、大应急’进行转型升级的有力举措。”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政委农有良说,他们将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加快提升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牵引,不断增强救援能力、提高行动效率、提升救援效果,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倪 弋)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 景德镇陶阳里:城市更新激发文旅新活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4973.8万吨,单位面积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总体实现了夏粮生产的平稳运行。这一成绩的取得,
2025-07-14 04:15
从蓝莓大棚里的生长曲线,到肉牛项圈里的健康密码,广西的特色农业正被人工智能重新定义。
2025-07-14 04:25
7月13日,随着和田—民丰—且末—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后一相导线跨越和若铁路、国道315,稳稳抵达188号铁塔,历经15年建设的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以下简称“环塔工程”)全线贯通,进入投运倒计时。
2025-07-14 04:25
防晒,究竟该如何掌握分寸,才能在抵御伤害与拥抱健康之间找到平衡点?
2025-07-11 09:58
生命只有一次,心脏健康不容忽视。唯有提高对心梗症状的警觉性,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才能为生命筑起一道坚实的“心”防线。
2025-07-11 09:58
晒后背是一种传统的养生方法,符合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其核心在于借助盛夏充沛的自然阳气,通过阳光照射背部,来提升人体自身阳气。
2025-07-11 09:58
截至7月10日,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安全平稳运行超2000天,标志着这条纵贯南北的能源大动脉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025-07-11 04:55
从自然资源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发现矿产地38处,同比增长31%;新发现矿产地中,大中型矿产地25处。
2025-07-11 04:10
时下,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娱乐的重要工具。多学科专家指出,当我们刷手机出现注意力极度涣散、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情绪化反应严重、深度学习能力下降、空虚感增加等症状时,就表明我们的大脑正在被“腐蚀”。所谓的“脑腐”,即因长期暴露于碎片化信息而引发的认知衰退与脑功能损伤。
2025-07-11 04:10
由于肉眼很难发现水污染的情况,洪水之后饮水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直接饮用自来水、山泉水、河水、湖水等。肖丹提醒,如果不适症状较为严重,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呕吐、严重腹泻、脱水、意识障碍等,或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少尿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2025-07-10 09:3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