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乱叫伤人惹人厌 直接消杀让人怜 流浪猫狗数量激增如何处置为好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乱叫伤人惹人厌 直接消杀让人怜 流浪猫狗数量激增如何处置为好

来源:法治日报2022-11-23 10:28

  漫画/高岳

  调查动机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某小区发生业主捕杀流浪猫一事引发社会关注。据了解,该小区内原本有40多只流浪猫,平时聚集在小区内一处中心花园,某业主因不堪其扰投放药物,导致流浪猫大量死亡和消失。目前警方正在调查此事。

  近年来,因各种原因,流浪动物数量越来越多,如何对待流浪动物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流浪动物可怜,能喂就喂点食物;有人认为应该科学对待,抓捕节育后再放归;还有人认为流浪动物可能携带病菌且容易伤人,应该捕杀……

  流浪动物泛滥背后隐藏着什么问题,该如何处理这一问题,被流浪动物咬伤又该由谁来负责赔偿?围绕这些问题,《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进行了调查采访。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关楚瑜

  家住四川成都的高女士发现,近期小区的流浪猫狗又多了不少,不少居民怨声载道。物业公司为了不让这些流浪猫狗扰民,前不久又消杀了一批。“很残忍,可是没办法。究竟应该怎样处置流浪动物呢?”高女士很是无奈。

  和高女士有一样困惑的人不在少数。城市里每天都有相当数量的动物被遗弃,它们游走于居民区、公园、路边、垃圾场……过着居无定所的漂泊生活。由此,一系列关乎生态环境、居民人身安全等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随之产生,比如流浪动物携带病菌、影响市容、有攻击性等。如今,这种现象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加强治理势在必行。

  随意遗弃繁殖失控

  流浪动物越来越多

  来自山东青岛的林女士注意到,其所在小区有一位热心阿姨每天会在固定时间喂流浪狗,导致小区里的流浪狗数量越来越多。“这些流浪狗大部分是被遗弃的,它们吃喝不愁之后就开始交配产子,导致小区里的流浪狗数量在半年内由原本的不到10只增加到30多只。”

  有一段时间,30多只流浪狗在半夜一起狂吠,声音此起彼伏,不少居民对此颇有怨言。林女士发现,后来这些流浪狗数量开始减少,有的失踪了,有的死在了大街上。

  为了让剩余的流浪狗有一个好归宿,林女士开始实施救助,每月花费2000元左右送这些流浪狗去绝育,或者送去救助站寄养,或者帮流浪狗找领养人等。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流浪动物的身影在各大生活社区并不罕见,有的小区甚至出现流浪动物成群的情况。

  《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显示,2021年流浪猫数量高达5300万只,流浪狗数量高达4000万只。

  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钱叶芳介绍,流浪动物主要来源于遗弃、走失、繁殖。在我国,由于没有实质性的法律禁止和惩治遗弃宠物行为、养犬管理执法不到位、地下繁殖无人过问等原因,猫狗饲养和繁殖处于失控、无序状态,故而流浪动物源源不断出现。

  数量庞大的流浪动物存在不少隐患。上海美谷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项方亮认为,一是扰民,二是影响社会治理及生态环境,“流浪猫狗容易传播疾病,而且不绝育会生很多小狗小猫,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另外部分流浪猫狗性情暴戾,容易伤人”。

  流浪动物伤人频现

  谁来担责引发争议

  越来越多的流浪动物游走在大街小巷,导致诸如“流浪狗咬人”这样的事件时有发生。记者在网上查询,找到“流浪狗咬人”的相关结果有1000多万条。对于伤人的流浪动物,有不少人选择对其实施捕杀,一度引发争议。

  今年9月,浙江海宁一男子发现流浪狗追赶攻击其儿子,遂持械将流浪狗打死。事后警方对该男子的不当行为作出批评教育。

  流浪动物伤人后遗留的一个问题是,由谁来承担责任?记者采访发现,由于流浪动物没有主人,不少人被咬伤后只能自行处理,但也有一些例外情况,比如让长期投喂流浪动物者担责。

  前不久,家住陕西的方某在小区内散步时被流浪狗咬伤了右腿,就医花费了3243元。方某向经常投喂该流浪狗的徐某提出索赔,被拒后诉至法院。法院判处徐某赔偿方某医药费。

  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后引发网友热议。有不少网友认为,投喂流浪狗是爱心的体现,本是善良之举还得承担责任,不合理;也有网友认为投喂行为满足的是自己的私欲,留下了卫生、安全等诸多隐患,如果真有爱心应该收养流浪狗或将其送到收容所。

  在北京天驰君泰(济南)律师事务所律师曹慧慧看来,根据民法典规定,遗弃、逃逸的动物在遗弃、逃逸期间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动物原饲养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伤人的狗虽然是流浪狗,但徐某较为固定的投喂行为不可避免地使动物产生了食物依赖,从而使其长期生活在该社区,与徐某形成了事实上的饲养关系。同时,由于流浪狗身上携带大量病菌并具有一定的伤人属性,徐某又对其缺少控制力,这在无形中增加了社区环境的危险性,因此,徐某应当对此承担赔偿责任。此外,小区物业公司作为小区的管理人,应当尽到合理限度范围内的安全保障义务。

  “如果被流浪猫狗咬伤,建议在第一时间报警,如果属于弃养,弃养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上海光明律师事务所律师付永生说。

  科学治理迫在眉睫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采访中,不少网友认为,在流浪动物数量庞大、没有相关法规可参照的背景下,建议建立流浪动物收留站,爱心人士可以把有病的流浪动物送到收留站治疗,让健康的动物接受领养,而携带传染病菌、无法医治的猫狗,应及时实施无害化处理。

  还有人建议实行流浪猫狗收容登记制,现在人们对流浪动物问题越发关注,致力于流浪动物救助的群体规模也在扩大,这说明社会文明程度在提高。

  项方亮提出,随意弃养宠物有没有处罚措施,虐待动物除了会遭到道德上的谴责,是否应该得到制裁?在宠物保护法出台前,这些问题都没有处理标准,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目前涉宠的法律主要是动物防疫法,其规定街道办事处、乡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做好本辖区流浪犬、猫的控制和处置,防止疫病传播。虽然有了初步规定,但是精细化管理还有待强化,流浪猫狗难以清零的原因就是庞大的数量,流浪猫多是主动离开主人并开始流浪的,流浪狗则多为遭到了主人的遗弃。”项方亮说。

  在钱叶芳看来,流浪动物交由基层社区(乡村)处理,必须科学、文明、人道。她注意到,关于治理流浪动物,国外一些地方通常通过强制免疫计划、收容救助制度和TNR(抓捕-绝育-放归)措施,既达到消灭狂犬病的目的,也普及了尊重生命的理念。

  “对于那些不负责任的弃养行为,立法必不可少。在缺失国家立法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乡规民约、居民公约等社会规范约定不遗弃不虐待,设定公共道德底线。”钱叶芳说。

  记者注意到,虽然有些小区治理流浪动物的手段较为粗暴,但也不乏一些做得好的小区。

  据安徽马鞍山一小区业主林先生介绍,其所在小区此前有20多只流浪猫,且大部分是母猫。小区里的爱猫人士比较多,大家便众筹将母猫送去绝育,物业公司还邀请宠物医院的工作人员前来抓捕,等绝育后再将母猫放归小区。如今小区所有流浪猫都已经绝育,小区还设立了固定的喂猫点,物业公司专门贴了牌子,方便业主放置猫粮投喂。

  “该小区就是采用了TNR方案,它是目前国际上公认最人道、有效控制流浪猫数量的方法。该方案不仅可以防止流浪猫过度繁殖,减少流浪猫发情嚎叫扰民现象,也可以降低流浪猫患病风险。”钱叶芳说。

  还有一些地方通过小程序鼓励市民领养流动猫狗,取得了一定成效。如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出台“深圳养犬服务”小程序,市民可以在小程序里进行失踪狗登记寻找、流浪狗领养和饲养咨询等服务。据工作人员介绍,这些流浪狗平均每个月能收回来五六百只,收回后由收治中心饲养和管理,会定期检查、打疫苗。

  钱叶芳还带头在浙江杭州钱塘区白杨街道海天社区推行“海天模式”,即通过培育扶持社区社会组织、制定社区公约,探索自下而上建设生态文明和动物文明之路。她们挨家挨户上门登记养宠物情况,建立社区动物档案,若有动物被遗弃,便可快速找到原主人。

  “基层社区(乡村)科学管理流浪动物,减少流浪动物造成的损害,才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长远之计。”钱叶芳说。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抵达韩国

  • 习近平抵达韩国受到热烈欢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执行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张陆、武飞、张洪章3名航天员组成。张陆担任指令长。
2025-10-30 13:03
记者10月29日从国家统计局获悉,根据国家统计局社科文司《中国创新指数研究》课题组测算,2024年中国创新指数为174.2(以2015年为100),比上年增长5.3%。
2025-10-30 10:15
绿氨作为绿氢核心载体与低碳原料,正成为钢铁、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实现深度脱碳的关键路径。
2025-10-30 10:12
记者10月29日从水利部获悉,由水利部制定的国家标准《幸福河湖评价导则第1部分:流域面积3000km2以下(含)河流》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正式发布,将于2026年5月1日起全面实施。
2025-10-30 10:06
截至2025年3月,全国已建成66处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煤矿、200余处省级示范煤矿,拥有1806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1.6万余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25-10-30 10:04
为全面反映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政策行动和工作情况,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并举行新闻发布会。
2025-10-30 10:00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韩国庆州举行。
2025-10-29 10:12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的工业化生产。
2025-10-29 09:36
截至今年6月,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仅上半年,用户规模就增长了2.66亿人。
2025-10-29 09:35
当掌勺者从有体温的师傅变成由代码驱动的机器,以人和环境为核心的传统监管模式也面临着新情况。
2025-10-29 09:35
今年年产量首次突破150万吨,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这标志着我国页岩油开发从技术探索迈向规模化、稳定产出的新阶段。
2025-10-29 09:33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体验:临睡时刻,总觉得口干舌燥,害怕会频繁起夜,但又忍不住想大口喝水。每当此时,一些人不免会担心,是不是身体出什么问题了?
2025-10-29 09:32
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文发布。
2025-10-29 09:31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