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完善法律让仗义出手相助者无后顾之忧 专家解析惠州宵夜店老板止暴被围殴案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完善法律让仗义出手相助者无后顾之忧 专家解析惠州宵夜店老板止暴被围殴案

来源:法治日报2022-06-21 09:00

  □ 本报记者   文丽娟

  □ 本报见习记者 孙天骄

  6月19日,广东惠州华阳工业园发生一起殴打他人事件。惠州警方当天发布通报称:经初步调查,主要犯罪嫌疑人洛某龙与其女友及4名同乡行至案发地时,因发生争执进而殴打女友,附近宵夜档主谭某夫妇上前制止,其间被洛某龙及同乡打伤。目前,5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抓获。

  该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人们在对打人者表达愤怒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闪光点——打人现场,宵夜店老板见义勇为出手相助。网络评论区里,引发了网友对见义勇为的热烈讨论,大家在纷纷为宵夜店老板点赞、希望对其进行奖励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扪心自问:如果当时自己在现场,会不会、敢不敢出手相助?

  多位法律专家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法律鼓励正当防卫、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社会层面应该给见义勇为者足够的支持,免除出手相助者的后顾之忧。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张兵说,通过看视频和警方通报,宵夜店老板主观上是为了保护他人,阻止正在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与不法侵害人勇敢进行斗争,应该认定为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作为一种事实行为,只要在紧急、危难的时刻,行为人出于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就应当被认定为见义勇为行为。一是主观上出于保护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目的;二是实施了同正在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的行为;三是具有不顾个人安危的情节。”张兵分析说。

  据公开报道,宵夜档主谭某夫妇被打伤,目前正在医院救治。有网友提出:像谭某夫妇这样因见义勇为而受伤的,该由谁承担法律责任?绝不能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谢澍告诉记者,对于一般的见义勇为,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今年3月1日起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对见义勇为等进行了细化,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受害人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请求受益人适当补偿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受害人所受损失和已获赔偿的情况、受益人受益的多少及其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受益人承担的补偿数额。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很多人在他人面对危险时都会想要出手相助,但同时也有不少顾虑:这样做会不会给自己带来麻烦?会不会被施暴者盯上,影响自己及家人今后的生活?如果出手太重将施暴者打伤,自己会不会面临赔偿乃至被刑事处罚?

  对此,张兵说,群众伸张正义时需要注意,一是区分不法侵害与相互斗殴;二是见义勇为的目的在于阻止不法侵害以及实施最大的救助,不宜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群众出手的边界在于是否防卫过当,认定防卫过当应当同时具备‘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两个条件。”谢澍说,现实生活中,正当防卫案件有时存在证明上的困难,尤其是在密闭空间、监控死角等场合,往往双方各执一词,难以认定。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防卫是否“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由人民检察院进行举证。

  谢澍指出,在规范层面仍然缺乏对于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障的全国统一规定,各省市所依据的大多为地方性法规,其标准存在一定差异。法律保护见义勇为应当更加全面精细,在全国范围出台权威、统一的认定标准。

  张兵也提到,目前从法律到相关司法解释,再到地方性法规,都有不少有关见义勇为的条款,体现在见义勇为者法律责任的豁免、合法权益的保护、因救助行为受损害的补偿等方面。但认定标准还需进一步细化,对见义勇为者的权益保障和奖助力度也不够规范统一,对于救助人享有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不足以覆盖其所受的损失等情形,有待进一步完善补偿制度,实践中也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权益保障工作的责任部门,确保仗义出手的人没有后顾之忧。

  浙江工业大学文化与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法学院教授石东坡认为,对见义勇为的法理认知亟待更新,见义勇为具有双重法益的保护意义,一方面按照法益理论,见义勇为是为个体权益的挺身而出、即时保护;另一方面,见义勇为在根本上是对公共安全、公共秩序的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与保障。

  因此,他建议,应在公法层面健全和完善、强化和细化见义勇为的法律保障。目前公法层面的优抚待遇、烈士褒扬等规定实际上已经彰显见义勇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和意蕴,而公法上的优先、应急和持续的生活保障等规定尚待充实和提升,否则不足以彰显其鼓励、弘扬的风尚倡导。

  “见义勇为的奖助力度、伤残救助的程序、内容与程度需要加强,应建立常态化救助保障制度,充分体现对见义勇为行为人的社会尊崇;将见义勇为纳入单独或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运用检察监督支持起诉、公益诉讼等方式展现应有的社会支持。”石东坡建议道。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南华山首次发现新记录植物种

  • 直击“锋刃-2025”国际狙击手射击竞赛“巅峰”比武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老北京人都知道,居家过日子,买剪刀要买王麻子的,吃腐乳要吃王致和的,穿布鞋要买内联升的…… 这是为啥?因为人家的这些物件,得劲儿呗!为啥得劲儿?匠心所致也!
2025-07-15 02:55
从27岁到60岁,33载深蓝搏击,马远良实现了中国航空声呐从无到有、从追赶到并跑乃至局部领先的壮举。
2025-07-14 08:49
何熙昱锦也表示,脑机接口技术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应用等多个环节,需要上下游企业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
2025-07-14 08:45
在论坛签约仪式上,中国、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家共签署12个数字经济合作项目,涉及跨境电商、智慧城市等领域。
2025-07-14 08:45
天然铀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和能源矿产,铀资源勘查采冶位于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前端,是核工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025-07-14 08:42
这条从技术突破、场景深耕到生态协同的融合路径,正强劲驱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迈向高质量跃升。
2025-07-14 08:4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