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全国公安科信部门:坚持科技引领,激发强警惠民动力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全国公安科信部门:坚持科技引领,激发强警惠民动力

来源:中国警察网2022-05-20 19:23
  “选择做一名警察,我无怨无悔!”与癌症病魔抗争,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四川省乐山市公安局科技与信息通信科科长江筱辉百折不挠,研发出一个又一个优秀信息化作品;

  “以青春之我,展现科信民警自强自信担当的精神。”面对疫情迎难而上,“最美公务员”、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局计算机应用管理科副科长钟毅研发健康二维码,用科技助力疫情防控;

  ……

  英雄之光照亮科技兴警之路。2021年11月2日,全国公安科技信息化队伍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集中展现了公安科信系统优秀代表矢志不渝的感人事迹。

  科技兴警,公安榜样。他们是公安科信队伍的最美代表。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一代代公安科信民警,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战斗力,书写了新时代公安科技信息化事业的精彩篇章。

  近年来,全国公安科信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推进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为关键抓手,将“科技兴警”作为重大战略部署强力推进,长远谋划、精细作为,为推动新时代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完善顶层设计 建强“四梁八柱”

  深入规划,牵动科技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

  “大力推进公安工作科技创新,进一步扩大双方合作成果,健全协同机制”“持续深化高新技术在公安工作中的创新集成应用,不断提升公安机关维护安全稳定的能力水平”……

  一项项战略部署令人期待。

  2021年2月1日,为深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公安部与科技部在京签署“科技兴警”协同工作机制合作协议,再一次吹响了科技兴警的号角。广大公安科信民警倍感振奋、闻令而动。

  科技是国之利器,是强警利刃。近年来,在公安部党委坚强领导下,全国公安科信部门始终牢牢把握科技引领、把握发展规律,不断牵动科技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

  如今,新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信息化革命形势逼人,新时代新征程中的人民公安该如何落棋布局?公安科信部门身先士卒、谋划全局——

  推动公安信息化规划任务纳入《“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等国家规划,提交的“智慧公安建设提升工程”列为《“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17个重点工程之一;

  牵头编制《公安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公安信息化建设“十四五”规划〉的通知》等,明确各级公安机关任务分工;

  通过编制规划重点任务分工方案,完成规划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书与评审指标体系的组织编制,成立长三角“数字强区”工作专班等举措层层推进规划落实;

  深化机制建设,加强与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战略合作,通过多种合作形式争取政策、资金和资源支持,统筹各方优势科技资源投入公安科技研发;

  加强科技发展规划,印发《公安领域业务需求与技术建议报告》等,研判公安业务工作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和发展路径,为全国公安机关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一项项公安信息化发展规划、总体框架和实施方案的落地,确定了“十四五”期间公安科技创新工作的总体思路,对公安工作有前瞻性引领和基础性支撑作用。

  统筹建设应用 服务改革大局

  聚焦实战,全力推进公安大数据战略实施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公安科技创新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党的十九大以来,公安部党委始终把大数据智能化建设作为科技兴警的重要抓手,上升为公安部党委的一项战略工程;全国公安科信部门坚持统筹规划,深化基础建设,强化实战应用,推动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瞄准关键节点统筹推进!各级公安机关聚焦实战应用,坚持边建设边开放边完善,坚持早用早见效,推动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新生态基本形成——

  通过大数据平台建设,构建了上下贯通、横向互联的统一的数据服务及应用服务,有效解决了数据共享梗阻、警种单打独斗等难点问题;

  开发一大批应用,并向民警开放、为全警赋能,进一步服务打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各类公安实战;

  ……

  随着一项项建设成果有效服务实战,大数据技术向公安各业务领域全方位渗透,公安工作的科学化、智能化、协同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量的积累推动质的变革!公安机关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离不开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强大动能,全国公安大数据智能化建设始终稳扎稳打,为警务变革提供了技术基础——

  在浙江,公安机关以构建“公安大脑”为深化公安改革的载体和手段,对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

  在江西、广东、湖南等地,公安科信部门依托大数据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确保精准管控,分别被授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

  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全力推进公安大数据战略实施,打通了机制体制变革的堵点,攻克了深化改革为民服务的难点,祛除了公安机关实战保障的痛点,在建党100周年庆祝活动安保、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安保等专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化平台搭建 紧盯智慧警务

  科技引领,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

  “‘电子护照及系统’项目助力我国出入境管理水平迈入国际先进行列”“‘某防控与侦破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有效提升了公安机关对爆炸物防控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2021年11月3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公安科研成果“电子护照及系统”与“某防控与侦破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喜讯传来,全体公安科技工作者为之振奋。成果背后不仅有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等研发单位的辛勤付出,还有公安科信部门加快建设公安科技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公安科技事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的点滴心血。

  近年来,公安科信部门始终将科技创新放在公安科技发展的核心位置,以科技为引领全面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

  强化平台搭建。一项项创新应用从服务和管理双重视角,实现便民利警双赢目标——

  不断推进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组织开展“一网通办”建设试点,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编制印发全国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进一步提升公安服务标准化、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扩大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服务范围,累计服务120亿次,已经成为全国政务信息共享调用频次最高的共享数据服务接口,为各级政府政务服务提供支撑。

  紧盯智慧警务。科技兴警让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和公安工作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加快推进新一代警综平台建设,为广大基层民警提供警情处置、执法办案、社区警务等公安基础工作一站式智能工作平台,不断推动条块融合和业务协同,切实为基层民警减负增效。

  深化移动警务建设应用,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推动公安大数据、视频、图像等资源在移动端的对接应用,加大与公安业务的融合和协调力度,进一步做精共性应用、做强专业应用、做优特色应用,全国在线运行移动警务应用达4600余个,切实提升了警务工作效能。

  此外,涵盖2500余项标准的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体系已经形成,科技创新与标准化互动发展新格局初步建立,众多公安科技成果屡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全国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等活动激发基层科技创新热情……

  踏歌长行,风景如画。一项项建设成果亮点纷呈,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正蓬勃发展,不断推动公安工作发生历史性变革,凝聚起公安事业进步发展的磅礴力量。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

  • 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标识发布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5月8日,第27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正式开幕。
2025-05-12 10:02
“君子慎独,不欺暗室。”坚守学术诚信,是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也是科研人员安身立命之本
2025-05-10 22:50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与我们每一个公民都息息相关。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都有可能像蚁穴溃堤般,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威胁国家安全。
2025-05-10 14:22
满场跑的人形机器人,能透视的眼科手术设备,可诊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大脑“地图”……昨天开幕的北京科博会如同北京未来产业新成果的全景展示。
2025-05-09 17:21
近日,某医院护士2017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广泛关注——其中不仅惊现“男性患子宫肌瘤”,还煞有介事地介绍对照组患者中“男27例”“女13例”。
2025-05-09 13:05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2025-05-09 09:48
糖在激活味蕾的同时,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而糖究竟是如何“诱惑”人类味觉的一直是个谜。
2025-05-09 09:46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张立团队联合深圳大学副教授王奔、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徐天添等科研人员,成功研发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械人,有效实现颅内肿瘤精准治疗。
2025-05-09 09:45
近年来,《流浪地球》《独行月球》《问天》等国产影视作品受到观众喜爱,这正是航天科普与文艺跨界融合的结果。
2025-05-09 09:38
从进入隐生状态,到覆盖上冰膜,再到电子束攻击,其中的每个步骤,实验人员都需要保护好水熊虫。
2025-05-09 09:35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7日发表公报说,该院前院长、美国知名政治学者、“软实力”概念提出者约瑟夫·奈6日去世,享年88岁。
2025-05-08 1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