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践行总要求·致敬公安英雄】孙浩:抗疫一线“特别能战斗”的特警大队长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践行总要求·致敬公安英雄】孙浩:抗疫一线“特别能战斗”的特警大队长

来源:中国警察网2022-05-10 13:32

【践行总要求·致敬公安英雄】孙浩:抗疫一线“特别能战斗”的特警大队长

  疫情当前,他带领抗疫突击队挺身而出,连续封闭作战,用责任和担当彰显公安特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以“最美逆行”的战斗姿态,坚守岗位,同时间赛跑,与疫情抗争。他就是吉林省长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三大队大队长孙浩。从警以来,他出色完成“5·12”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任务,以身作则带出长春公安“最硬所队”,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8次,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公安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等称号。

【践行总要求·致敬公安英雄】孙浩:抗疫一线“特别能战斗”的特警大队长

孙浩在办公室工作。王乐明 摄

  守住境外疫情输入“国门”防线

  2020年2月25日晚,长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紧急动员,选派警力赴龙嘉国际机场执行疫情防控工作。

  “我去”“我也去”……特警支队民警纷纷请战。支队班子斟酌再三,决定选派具有应急处突丰富经验的孙浩率队出征。

  孙浩带领抗疫突击队队员在机场开启全链条对接、全封闭管控的勤务模式,将党旗牢牢插在航空港疫情防控一线。工作期间,孙浩根据飞机进港架次,带领队员每天开展8到18个小时的勤务,对入境航班来长春旅客开展核查、分流、隔离、运送……实现了零漏记、零私离、零闹事、零感染的目标。

  对待每一次出勤,孙浩既严肃认真,又注意方法,特别是对待旅客,让人如沐春风。

  1月22日,一位从韩国入境的大娘推着行李车从出口走来,车上放着四五个大箱子,孙浩刚要上前帮忙,她却扔下行李转身返回。不一会儿,她搀扶出一位拄着双拐的老大爷,两人小心地挪着步向登记处走去。见此情况,孙浩和同事赶紧跟了上去,帮助他们顺利办理完相关登记手续后,为他们安排了休息室。

  由于大爷腿脚不便,转运车门狭窄,试了好多次也没有登上去,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天气,迟迟上不去车也不是个办法,后面排队的旅客也发出了不耐烦的声音。

  “别着急,既然回家了,这点小事就交给我们,我背您上车。”孙浩对两位老人说。大爷紧紧搂住孙浩的脖子,在同事的配合下,孙浩终于把近100公斤重的大爷安全送上车。临走前,大娘哭着对孙浩说:“你们警察真是太好了!”

  入境航班旅客大件行李特别多,加上登记手续严谨细致,部分旅客难免会出现情绪焦躁。所以,孙浩和战友都主动帮助旅客抬运行李,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把住疫情防控第一道关,才能守护好这座城市。孙浩带队在机场工作期间,一边工作一边摸索,总结出“转运护运工作18法”,有效提高了全体队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在规范防护和消杀程序中,提炼出实用有效的小窍门,并在其他配合转运的部门中分享开来,收到很好的效果。

  隔离期间尽心尽力做好后援保障

  3月以来,长春市本土病例攀升,抗疫形势严峻。长春市公安局特警支队选派100人增援九台区抗疫工作。此时,结束机场抗疫任务正在隔离的孙浩主动联系支队领导,提出要把他的防疫经验分享给战友们。

  收到同意的回复后,孙浩将日常防护、消杀的相关讲义和录制的视频发到增援人员手中,将他在机场抗疫工作中总结出的经验发到工作微信群中供大家参考。

  “既然人出不去,那就把防护知识和经验传送出去,为抗疫前线的战友们做好后援保障。”孙浩在支队工作微信群中写道。他组织正在隔离的队员协助指挥部整理更新各项数据,及时准确地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他积极统筹工作组的装备使用保障情况,协调上级部门和卫健部门争取物资保障。战友们的身心健康也是他最关心的,他将自己的抗疫经历和心得感悟在工作群里进行分享,当队员情绪低落时,及时做好情绪疏导工作,让队伍始终保持昂扬斗志。

  主动请缨再赴抗疫第一线

  隔离期结束后,孙浩主动请战,再赴抗疫一线。

  兴隆山方舱和十二马架方舱因为新建不久,道路未完全畅通,车辆无法直接开到存放防疫物资的地点,坚守在这里的孙浩带领战友徒手搬运。截至目前,他组织并协调运送物资21次共8.5万余件。

  3月22日下午,孙浩与战友驾车执行任务返回途中,行至肿瘤医院门口时,被两名群众拦住。孙浩连忙下车询问,得知两人的父亲在肿瘤医院做化疗,原定的接送车辆因为突发情况延迟3小时到达,他们的父亲化疗后身体非常虚弱,一直在医院大厅滞留,急需回家休息。两人已经在路上拦车近1个小时了。

  孙浩查看了两人及其父亲近六天的核酸检测结果及行程卡,反复确认无误后,将老人背上车并安全将其送至家中。“谢谢,谢谢。危难时刻,多亏了咱们人民警察。”临走时,两名群众连声道谢。

  勤务间隙,孙浩与家人只能通过手机匆忙联络,通过视频看看年迈的父母,短暂地问候一下妻儿。他说:“当警察,常年在外,家里的事指不上我,对家人,我常感亏欠。但是,国家有难,人民有需要时,我必须在。”

  “无论在什么工作岗位,承担什么样的高难度任务,他都能出色完成,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警支队队员提起孙浩,都竖起大拇指。

[ 责编:陈畅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

  •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8日起恢复开放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7日发布消息,自然科学基金委近日制定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9:20
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全自动水稻覆膜插秧技术装备在江苏省靖江市投入使用,开启了我国水稻覆膜插秧新模式。
2025-07-08 09:11
日前,全球领先的720V高压固态钠盐电池,在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的建亨奥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量产,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实现固态钠盐电池商用量产的国家。
2025-07-08 09:10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获悉,该委日前制定了重大非共识项目试点实施方案,将在2025年启动资助试点。
2025-07-08 05:05
什么是聚乳酸材料,在取代传统石化基塑料材料方面又有着怎样的优势?本期院士科普,让我们跟随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学思,一起走进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的奇妙世界。
2025-07-07 14:19
科技的力量正让农民从传统体力劳动者向掌控全局的智慧决策者转变。
2025-07-07 12:33
在未来数十年,熟练使用人工智能很可能成为大多数职业的必备技能,并深刻影响就业市场。作为经济土壤中的“超级肥料”,新技术既带来传统岗位的替代,更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直接创造新的岗位需求。
2025-07-07 09:12
抽水蓄能机组主要由发电电动机和水泵水轮机组成,利用山上山下两个水库进行水能和电能相互转换。
2025-07-07 09:11
回溯歼—10飞机研制历程,从立项、首飞到定型,历经数十载,“三滴油”看起来微不足道,却更加说明创新需要点滴用心、长期耕耘。
2025-07-07 09:10
从微小的夸克到浩瀚的宇宙,从生命的密码到自然的规律,科学这双“慧眼”不断重新定义着“可见”与“可知”的边界。从墓室中的真菌到实验室里的潜在新药,科学家用一套跨学科方法挖掘出这个隐藏在自然界的分子宝藏。
2025-07-07 09:08
在6日开幕的中国科协年会上,2025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正式发布。这凝聚科技界智慧的30项问题、难题“锁定”了哪些前沿领域的核心赛道?其遴选标准蕴含着怎样的科学智慧?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丛斌、邹冰松、王小云、陈坚四位院士。
2025-07-07 03:10
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除收录标准的优势外,东壁全球科技文献数据平台还根据中国科技界与教育界的习惯,对所收录期刊进行了学科分类。
2025-07-04 09:55
超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人造材料,而具有热辐射性能的超材料可以把多余的热量“打包”传递到外界,热辐射超材料可广泛应用于零能耗辐射冷却、建筑节能降温、航天热控等诸多重要领域。
2025-07-04 09:53
中国科学院院士、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骆清铭团队成功绘制出了小鼠三维脑区和立体定位图谱
2025-07-04 09:52
7月4日,神秘的水星将迎来东大距,这是今年第二次水星东大距,观测条件依然不错。
2025-07-04 09:51
科学是生产力的核心要素。
2025-07-04 09:50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成本低、效率高、易加工等优势备受关注,可应用于光伏发电、车载光伏、光伏建筑等领域。
2025-07-03 09:59
目前,对于10厘米以上大型空间碎片,航天器通常采用主动规避的策略,通过轨道调整,避开可能的碰撞路径。
2025-07-03 09:58
6月26日,中国民航局官网发布公告,提到为切实保障航空运行安全,自2025年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2025-07-03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