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刘志杰:扎根边境心系群众勇担当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刘志杰:扎根边境心系群众勇担当

来源:中国警察网2022-04-27 17:04

刘志杰:扎根边境心系群众勇担当

  云南省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娜允镇地处边境,与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毗邻,特殊的地理区位使其多年来深受“毒”害。为消除毒品危害,一代代禁毒民警付出了艰辛努力。

  现任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公安局娜允派出所副所长的刘志杰,来到娜允派出所的第一个岗位,就是禁毒烈士何家润曾经战斗过的岗位,他以先烈为榜样,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把“禁毒尖刀”,严打涉毒违法犯罪,守护好辖区群众的安全。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刘志杰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获个人嘉奖三次。

  同事们都称他“拼命三郎”

  刚参加工作时的刘志杰,直接把家安在了办公室,白天跟着老民警学办案,晚上在办公室查阅资料,了解娜允镇风土人情和禁毒历史,困了就睡在办公室。工作8年来,刘志杰带领同事们攻坚克难,不畏生死,与涉毒犯罪分子展开了一场场鏖战。经过长期禁毒工作的积累,他总结出“打点、破面、追上线”的“打零收戒”工作法。

  今年3月,刘志杰查获多名吸毒人员,审讯时获取男子陈某贩卖毒品的线索后,通过调查走访,将陈某成功抓获。根据经验,刘志杰敏锐地察觉到陈某只是一个以贩养吸的“中间商”,其背后可能存在多个上线,随后他顺藤摸瓜,跨县区作战,成功抓获陈某的上线4名,缴获毒品501.86克、毒资1.3万元,彻底斩断了一条隐藏在边境县上的“毒链”。

  2016年以来,刘志杰带领同事们参与侦破毒品案件21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0余名,缴获各类毒品近820千克,多次与犯罪分子搏斗负伤,同事们都称他“拼命三郎”。

刘志杰:扎根边境心系群众勇担当

刘志杰向辖区群众宣传禁毒知识。(孟连县公安局供图)

  为深度治理边境毒品问题,刘志杰还拓展出“宣教、巩固、促转化”的吸毒人员管控法,为有效管控娜允镇吸毒人员做出了积极尝试。

  扎某是娜允镇一名建筑工人,在“朋友”唆使下不幸染上毒瘾,后被刘志杰查获。拘留期满后的扎某,在被吊销驾驶证和被用工单位辞退的双重打击下开始酗酒,丧失生活信心。刘志杰了解情况后,主动找到扎某谈心,并多方奔走帮助其做起水果生意。3年来,扎某定期到派出做尿检,通过持续不断的巩固,没有复吸并重新拿到了驾驶证。

  边境安全的“守夜人”

  疫情发生后,在西南边陲筑起一道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成为孟连公安最紧迫的任务。为严防偷渡引发的境外疫情倒灌,刘志杰主动请战,带领民警辅警严厉打击偷渡违法犯罪。

  刘志杰和同事们最初只是简单地拦截劝返偷渡人员,但面对屡打不绝的偷渡违法犯罪,他开始思考,偷渡违法犯罪已形成隐秘利益链条,拦截劝返“治标不治本”,必须将打击矛头对准背后的组织者,他率先提出用禁毒隐蔽侦查的方式打击偷渡,和同事装扮成偷渡客或运送者,在边境线与偷渡犯罪分子斗智斗勇,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他们为“边境守夜人”。

  2021年10月21日晚,刘志杰和同事查获5名准备偷渡出境男子,经现场询问,他们交代一名外号叫“光头”的男子准备帮助他们偷渡出境。刘志杰和同事假扮成偷渡人员联系上“光头”并到约定的山林内碰面,当场将其制伏抓获。截至目前,刘志杰带领娜允派出所民警辅警端掉容留窝点30余处,抓获组织者80余名,缴获涉案车辆90余辆,有效降低了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严打跨境犯罪的同时,刘志杰也温情对待每一名被蒙骗的预备偷渡人员。2020年11月,刘志杰在边境巡逻时,发现9名被“蛇头”遗弃在深山中迷路的偷渡人员,在对9人严厉训诫教育后,刘志杰将他们带回派出所并为他们联系食宿、车辆,把他们平安送回了家乡。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刘志杰先后解救劝返数百名预备偷渡人员。“每一名偷渡人员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将他们安全劝返,就能避免一个家庭的支离破碎。”刘志杰说。

  心系群众为民解忧

  从警8年,刘志杰不仅是一名出色的侦查员,更是一名与辖区群众心贴心、为民办实事的优秀共产党员。

  2021年9月的一天,一名青年男子在南抗村一水库不幸溺水身亡,水库地处陡峭山间,水比较深,陈旧网箱、网绳遍布水库内部,情况十分复杂,打捞遗体工作一度陷入停滞,家属十分悲痛。得知消息的刘志杰带领3名青壮年划竹排到男子落水区域摸清水况及地形后,采用“捞桶”打捞法,成功将溺水男子遗体捞起。

  从此,南抗村的拉祜族群众记住了这位能为群众解难题的“刘警官”,“遇到困难找小刘”成了南抗村村民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有朋友问刘志杰与少数民族群众关系怎么那么好,刘志杰说:“我自己就是少数民族,你把群众放在心上,自然就能赢得民心。”

  工作中,刘志杰不仅热心为群众解难题,还是一名“金牌调解员”,做好禁毒工作之余,他积极走访失业职工、生活困难群众、返乡农民工以及灾害事故受影响群体。根据调查,他向所领导提出在派出所设立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定期按日、周、月、季度分析研判辖区社会矛盾。2018年至今,娜允派出所共调处化解辖区矛盾纠纷650余起,调处率达到90%以上,有效防止了矛盾纠纷向恶性刑事案件的转化。(马燕 马丽娟)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逐梦海天 青春滚烫——记海军山东舰起降保障中队

  • 创新潮涌链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从意大利实验室到西北农学院,从抗战时期到和平年代,周尧用70年时光让中国昆虫学从5%的定名权走向自主。
2025-07-18 09:06
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今年6月,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已达到15.3件,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预期的12件目标。
2025-07-18 09:04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
2025-07-18 09:04
旨在充分发挥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推动“溯源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使计量成为促进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催化器和引擎。
2025-07-18 09:04
该所作物耐逆性调控与改良创新团队日前联合国内外研究机构,构建了首个水稻的多器官单细胞多组学图谱,
2025-07-18 04:30
太阳是地球气候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活动通过总辐射、紫外辐射、高能粒子沉降等多种形式影响地球大气。近年来,我国夏季降水雨带呈现出持续北移的趋势。
2025-07-18 04:30
人机语言交互的“温度”,其核心在于能否实现情感共鸣、文化适配与价值传递。语言不仅是信息符号,更是心灵沟通的桥梁。为冰冷的代码注入人文温度,需在技术突破与设计理念上双轨并进。
2025-07-17 04:30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万世明团队,基于海洋沉积物中的黑碳记录,重建了过去30万年以来东亚北部的古火演化历史,结合欧洲、东亚、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区域的记录以及考古遗址大数据,发现现代人类大规模用火始于约5万年前。
2025-07-17 04:30
在飞行器大家庭中,有一类特别的成员——翼伞。它们没有刚硬的机翼,却凭着一片巨大柔软的“翅膀”,借助风力优雅地翱翔于天际;它们结构看似简单,却蕴含着空气动力学的精妙智慧。翼伞是融合古老降落伞原理与现代智能科技的独特柔性无人飞行器,包含翼、控制系统、负载,如果加上推力系统,就可化身为伞翼无人机。
2025-07-17 04:30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源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2025-07-17 03:55
由该院枸杞科学研究所联合中国林业科学院林业研究所编制的《枸杞属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获得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通过。
2025-07-17 04:00
武汉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南方科技大学等单位,在单细胞水平上成功解密了拟南芥叶片衰老的过程。
2025-07-16 10:44
不只是产量最大,“深海一号”大气田还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开发建设的作业水深最深、地层温压最高、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深水气田。
2025-07-16 10:42
我国正研制《卓越工程师培养认证标准》,该标准是保障卓越工程师培养从“样板间”走向宏大队伍的基础。
2025-07-16 10:39
七月下半月和八月上半月是我国主汛期的最重要阶段,应急管理部指导各地加强灾害风险隐患信息报送队伍建设,开展广泛培训,目前总人数已达115万人。
2025-07-16 10:25
为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良好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2025-07-16 10:23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
2025-07-15 04:10
现阶段,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已取得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人工智能关键硬件与开源软件储备不足、人工智能在重点行业领域应用率偏低、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短缺且结构不合理、缺乏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标准体系和法律法规等问题。
2025-07-15 04:10
2025年可谓人形机器人的“破圈”之年。从蛇年春晚舞台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北京亦庄的机器人马拉松,再到浙江杭州的机器人格斗赛……人形机器人正从“实验室”迈向各类“应用场”。
2025-07-15 02:55
科考船在狂风巨浪中剧烈摇摆,寻找渺小的目标如同大海捞针。回收沉睡海底半年的海底地震仪,是这次出海科研任务中最艰难的一环。“快看!在那儿!”随着一声疾呼划破沉寂,
2025-07-15 02: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