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三十二年 一路播撒爱的种子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三十二年 一路播撒爱的种子

来源:中国警察网2022-03-17 14:4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三十二年 一路播撒爱的种子

  追记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东社派出所副所长刘京洪

  7时34分,处置一起治安警情;9时34分,处置一起刑事警情;9时49分,处置一起治安警情;10时39分,处置一起群众求助警情;10时56分,处置一起丢失手推车求助警情;12时30分,处置一起纠纷治安警情;19时33分,处置一起治安警情;23时48分,处置一起群众求助警情……这是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东社派出所副所长兼社区中队长刘京洪牺牲前一天的出警记录,也是他从警生涯的最后足迹。

  1月6日7时许,刘京洪在单位值班期间突发心脏骤停,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匆匆走完了32年恪尽职守的从警生涯,将生命定格在51岁。

  生命定格在交接班前一刻

  “如果我早点发现,他或许就能救过来……”说起当天的情景,东社派出所辅警徐海鹏几度落泪。

  1月6日7时许,在单位值班的刘京洪走进卫生间,还有一个多小时就要交接班,他准备一会儿拿上接处警登记册,把警情处置情况和下一个班的带班副所长赵文生再交流一下。20多分钟过去了,刘京洪还没有走出卫生间。一同值班的徐海鹏走进卫生间,看到了从卫生间隔板下伸出的一只脚。他赶紧叫来同在值班的辅警付海涛,两人进入卫生间间隔门后,发现刘京洪倚靠着墙,怎么都叫不醒……快速赶到的救护车将刘京洪送往附近医院抢救,但刘京洪再也没能醒来,生命定格在了交接班的前一刻。

  如果没有倒下,他上午还会准时去附近学校护学岗执勤;如果没有倒下,他下午还要应社区邀请去调解一起棘手的矛盾纠纷;如果没有倒下,他还要去辖区走访,检查消防设施……作为分管社区工作的副所长和辖区最大社区的社区民警,春节前的每一天,刘京洪的日程都排得满满当当……

  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光

  1990年,刘京洪从警校毕业后如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从警32年来,他先后在太原市公安局万柏林分局和平北路派出所、万柏林派出所和东社派出所等单位工作。

  “他的警察生涯几乎都在基层派出所,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发光。”和刘京洪打过交道的人都这样说。

  “在一起奋战的日子太美好了。当时我们都很年轻,有拼劲。”和平北路派出所民警刘海涛回忆起和刘京洪并肩战斗的岁月,眼里闪着泪花。

  2000年,刘海涛和当时担任和平北路派出所“片儿警”的刘京洪在一次夜间巡逻过程中,发现一辆私家车形迹可疑。在盘查过程中,车内司机和后座的女乘客眼神躲闪。职业的敏感告诉他们,这两个人“有事”。果然,在核实身份信息时,本来以情侣互称的两人竟然不知对方的姓名。很快,两人交代了准备进行色情交易的事实。在进一步的沟通过程中,刘京洪又看出端倪——女子身形瘦削,面容惨白,疑似吸毒人员。对此,刘京洪不动声色,以需要补充案件信息为由,进一步观察女子的情况。果然,几个小时后,女子毒瘾发作。

  “咱们顺着线索往上摸,把供货上线揪出来。”刘京洪说。随后,他们顺藤摸瓜,持续奋战半个月,成功打掉一个贩毒团伙,缴获大量毒品。

  2019年初,刘京洪调到东社派出所。安排工作分工时,他主动选择了人口最多、情况最复杂的东社社区,挑起最重的担子。消防安全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反诈宣传、流动人口信息登记……刘京洪一天要走2万步以上,手机得充两次电,用“铁脚板”踏出了平安路。通过走访摸排、动态信息增补、组建群防群治队伍、推动智慧小区建设,辖区治安防控水平大幅提升。2020年以来,辖区三类可防性案件发案显著下降,安全事故零发生。

  用尽一生传递爱

  “老刘在工作中比别人多了一份温情,这份温情来自他对群众的真心,这份真心也让他在群众中很有威信。”东社社区治保主任张耿红红着眼睛说。不管多晚,只要群众有需要,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只要他了解到群众有难处,即使不是分内的事,也帮着协调解决。

  “要不到工资,老板也找不到,我不想活了……”去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拿不到工资,爬到几十米高的塔吊上想要轻生。刘京洪接到报警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为了能和塔吊上的这名务工人员顺利交流,他不顾危险爬上塔吊,紧握着铁架子悬在半空中,和这名务工人员聊了很久。

  “你说的话都是掏心话,我相信你。”一个多小时后,这名务工人员主动走下塔吊。之后,联系劳动部门、联系工头和分包老板……一下午的时间里,刘京洪打了几十个电话,来回奔波了10多公里,直到为这名务工人员要回了工资。

  废品站里废品堆放不合格,他提出用阻燃材料做隔板的建议后,检查顺利通过;东升佳苑小区出现电动车盗窃警情,他指导物业在小区没有监控的门口安装S型出入口,不仅很快将嫌疑人抓获,而且降低了此类警情;家长教育不了的叛逆少年,和他畅聊一下午后知道了应该感恩父母……在辖区群众和派出所里的民警看来,刘京洪几乎无所不能。

  对工作喜欢大包大揽的刘京洪,面对荣誉总是一句话——给年轻人。在他的档案里,只有一次三等功和省公安厅通报表扬这两项荣誉,其中一个还是所里瞒着他报上去的。

  “殡仪馆里的花圈都放不下了,他帮过的人太多了。”得知刘京洪牺牲的消息后,很多群众都送来花圈。“他人太好了,真可惜了。”辖区居民70多岁的张大爷步行5公里来送刘京洪最后一程,回忆起刘京洪生前的点滴,没说几句话眼睛就湿润了。(庞卫坤 杨宇雨 温强)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倒计时2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 多项数字技术解码“兵马俑军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要为“年纪尚小”的新职业破解“成长的烦恼”,不仅要完善新职业的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还要有能跟上步伐的教育培训和职业培训,为新职业从业者提供支持政策,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以更好的保障制度、更强的身份认同感、更完善的培养体系为新职业就业者提供更广阔、更精彩的发展舞台,让他们在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也为创新创造的活力涌动持续贡献力量。
2025-09-11 09:39
宋美珍是中国农科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的棉花研究专家。2012年起,她和团队将目光瞄准新疆的棉花种植,成为当地棉花研究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
2025-09-10 10:09
“十四五”以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每年均超过30万亿元,总体规模稳居全球制造业首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新型工业化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2025-09-10 09:47
9月9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开幕前夕,记者跟随首钢媒体探营团,走进北京首钢园,提前探访服贸会的精彩内容。
2025-09-10 09:40
9日10时,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10 09:39
光明日报北京9月9日电 记者李春剑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1年全国机器人标委会成立以来,我国已发布机器人领域国家标准126项,另有41项正在研制。近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和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火爆“出圈”,相关产业发展引起各方热议。
2025-09-10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