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要配得上这身检察制服”——追记重庆市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罗迅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人物 > 正文

“我要配得上这身检察制服”——追记重庆市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罗迅

来源:重庆日报2021-10-26 09:19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多脏器衰竭、断食8天仍坚持最后一次出庭,去世前28天还在办案,重庆市检察院四级高级检察官助理罗迅在生命最后阶段还办结27件案件。

  作为曾荣立三等功的军转干部,他为“配得上这身检察制服”,苦战七年通过全国司考;为防贫困学子辍学,他与朋友持续资助三名孤儿直至其工作;为解决山区小学生缺乏教辅资料问题,他通宵为孩子们复印教辅资料……

  罗迅离世后,唯一遗愿是无偿捐献眼角膜、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检徽的光芒能照多远?49岁的罗迅以平凡的岗位和有限的生命,给出了意义深远的回答。

  弥留之际坚持捐遗体

  9月16日,山城重庆,一颗平凡心脏停止跳动,一段大爱故事徐徐展开。

  当天14:12,重医附属金山医院肿瘤科4病房5床,一位叫罗迅的病人因肺癌去世。

  17:12,罗迅离世3小时后,肿瘤科主管护师吴海霞,一位从医12年的资深护师,在自己微信朋友圈写下一段深挚悼言:

  “你很有修养,你不喜欢麻烦别人……谢谢你让另外一个人拥有光明。向你致敬,向你的家人致敬……”

  罗迅只是重庆市检察院一名普通检察官助理,入院断断续续治疗也仅一年,但他却给医护人员留下极深印象。

  事实上,罗迅生命中最后24小时,围绕是否捐献眼角膜和遗体,亲友进行过激烈争论。

  罗迅离世前两小时,84岁的父亲罗东华拿着《重庆市遗体(角膜)捐献志愿登记表》走进病房。

  “迅哥,你真要捐眼角膜?”妻子张慧琴,伏在病床前问。

  陷入弥留状态十几小时的罗迅第一次有了回应:他双眼微睁,缓慢而坚决地点了一次头。

  此事早已议定,但直面时刻,张慧琴仍压抑不住哭声:“医生说捐眼角膜要全眼摘除……好痛啊!就剩两个洞洞了……好丑噢……”

  哭罢,她再度俯身几乎贴到罗迅脸上,一字一顿地问:“那只捐眼角膜,我们不捐遗体行不行?”

  病床上的罗迅身体抽搐了一下,艰难摇头。

  “你要想清楚!捐了遗体,他连块碑都没得!”一旁沉默良久的老战友赵剑波心中不忍,瞪着通红双眼,顾不得病房安静,冲张慧琴低吼起来。

  张慧琴啜泣无言,倒是躺在病床上的罗迅明显听到了,他竟再次重重点头两次。

  赵剑波瞥见这一幕,倏然起身,仰头望着天花板,泪水顺脸滴落。

  9月16日,罗迅因肺癌医治无效离世,距他50岁的生日,仅差两天。

  离世后,罗迅遗愿达成,眼角膜无偿捐献,遗体无偿捐献。

  断食8天仍坚持最后一次出庭

  “罗检察官去世了?隔上次在法庭见到他这才几天啊?”得知罗迅去世,53岁的卓玉莲(化名)睁大眼睛连连摆手。

  卓玉莲因前夫数十万元借贷纠纷,被债权人诉至法院,一、二审均判决她承担夫妻共同还款责任。卓玉莲向重庆检察机关提起监督申请,市检察院承办检察官助理正是罗迅。

  罗迅生命中最后一次出庭,即为卓玉莲的案件。

  8月18日13:50,市检察院车队出车记录显示,罗迅与搭档检察官朱振喜一同前往市高法院。

  朱振喜回忆,罗迅当时“脸色惨白”,行前他问罗迅:“你行不行?不行我再找人。”罗迅摇头。

  14:30,法院正式开庭,罗迅对朱振喜说:“我感觉有点恼火,你帮我宣读抗诉书吧。”

  那天是卓玉莲首次见到罗迅,他给她留下“消瘦、白净、安静”的印象。

  但真实情况是,罗迅6月癌细胞已向肝部转移。8月10日复查,他已肝衰竭、双侧胸腔和腹腔出血有积液、胆囊水肿,且无法进食并呕吐,仅靠鸡汤或水维持。

  换言之,罗迅最后一次出庭,是在断食整整8天后。

  当天,卓玉莲注意到罗迅庭上一个微小动作,“法庭冷气很足,但我看到他居然用手从额头抹到下巴,抹了一圈汗水。”

  “断食8天、多脏器衰竭,他还能出庭?”事后得知此事,他的主管护师吴海霞难以置信,“一个断食8天、各种脏器衰竭的晚期癌症病人,能坚持两个多小时庭审,从医学角度很难解释。唯一的可能,是罗迅心中那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信念在支撑。”

  果然,庭审刚结束,罗迅就对朱振喜说:“我有点恼火,先走了。”他甚至都没顾得上与卓玉莲说句话。

  今年春节前的2月7日,罗迅主动电话催她补充相关证据。卓玉莲问能否等明天,罗迅说:“最好是今天,马上就要放假,你要抓紧时间。”

  “为我的案子,他给我留了他个人手机号。”卓玉莲很后悔长达数月不断电话叨扰着这个生命已倒计时的检察官。

  “说老实话,这案子我可能比你还着急些。”这是罗迅生前念叨多次的话,直到他突然离世,她才悟出此话深意:“应该是他感觉时间不多了,他是在跟病魔抢时间。”

  “锦旗我都没来得及送,咋办呢?”卓玉莲的案子尚未宣判,但她坚持“不管啥判决结果,我都要给他送面锦旗,这是我欠他的。他真的是一个好检察官!”

  “现在回想起来,他就是想拼上最后一口气,把手头全部案子办完。”市检察院六部副主任石娟叹息道。

  最后一次出庭后第28天,罗迅悄然离世。

  苦战7年通过司法考试

  作为一名检察官助理,罗迅的职业之路走得颇坎坷也颇传奇。

  用司法系统的行话说,罗迅属“半路出家”。他武警服役13年,2003年部队转业至重庆市检察院时已32岁。

  在部队,罗迅获嘉奖、表彰5次,荣立三等功一次;初入市检察院,罗迅是该院政治部副科级干部。循此人生轨迹,他的前途并不差。

  但这个惯于沉默的男人,4年后默默做出重要决定:参加全国司法考试。

  彼时,全国司考每年弃考率20%以上,弃考人数每年以10万计,考试综合淘汰率达90%,远超高考,被誉为“天下第一考”。

  “他这人爱跟自己较劲。”妻子记得那年是2007年,女儿罗瑜辰刚出生,罗迅一边照料女儿一边备考。

  年年考试,年年失败,年年缺席战友聚会。有次老战友赵剑波打电话邀罗迅聚会被拒,对罗迅发出灵魂拷问:“都快50岁了呀老伙计!考上了你能多拿一分钱工资吗?”

  电话那头,罗迅幽幽说了一句话:“每天穿着制服在检察院上下班,我想要配得上这身检察制服。”

  为此一句话,罗迅最终苦战七年。

  2014年11月22日晚,极少发朋友圈的罗迅,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图,即“2014年国家司法考试成绩通知单”截图。罗迅终于通过司考。

  “考了7年,他缺席所有聚会7年。”那天恰逢周六,妻子张慧琴看着这一张图瞬间引爆朋友圈,留言高达103条。那一晚,她在家专门烧了几个拿手菜,郑重其事地向丈夫敬了一杯酒,喝下那杯酒,她自己则先笑后抹泪。

  2015年3月,罗迅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同年4月被正式任命为重庆市检察院助理检察员。

  至此,罗迅终于实现了他“配得上这身检察制服”的夙愿。

  这一年,罗迅已44岁。

  治癌半年办完27件案件

  成为助理检察员第二年,罗迅就走遍全市11个区县看守所、3个监狱进行调研和学习,参加减刑出庭8次。

  但他没有就此止步。

  “下基层锻炼?老罗你又不是新人,还需要锻炼啥嘛?”2017年5月,市检察院刑事执行检察处负责人对罗迅要求下基层办案锻炼的要求,倍感诧异。

  “说到办案子,我就是个新人嘛,就该下基层锻炼啊。”再三坚持下,罗迅前往沙坪坝区检察院锻炼的申请终获批准。

  锻炼期间罗迅被安排在公诉科,又是一个崭新领域。阅卷、讯问、做笔录、写起诉书,罗迅以真正新人的状态,对每一个流程和细节反复学习琢磨。快速适应公诉岗位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协助提讯犯罪嫌疑人30余人次,参与办理各类刑事公诉案件20余件。

  然而命运无常,2020年6月,单位例行体检,罗迅查出肺癌。

  7月1日晚,罗迅首次手术仅30分钟,医生叫来他妻子张慧琴遗憾告知:“肺癌四期,肿瘤弥漫全肺,并扩散至整个胸腔,后续已无手术必要。”因无相应靶向药,医生建议只能常规化疗。听懂弦外之音,张慧琴几欲晕倒。

  就在同一天下午,此前被查出癌症的罗迅的父亲罗东华,在同一家医院被推上手术台。

  可即便这种情况下,罗迅出院17天后就开始办案。

  7月10日罗迅出院,7月27日,他就与朱振喜一道前往交通银行重庆工商大学支行进行案件调查。

  2020年,罗迅共完成27件案件,其中不支持监督案件19件,向市高法院提出抗诉案件8件,协助办案组完成3次向最高检报送典型案例和相关数据工作……

  “上半年有疫情影响,下半年一边化疗一边办案,我都不晓得他怎么办完这么多案子。”市检察院六部主任朱刚痛惜地回忆。

  扶贫一线的检察干部

  9月17日,罗迅追悼会前夜10点,一陌生面孔走进罗迅灵堂,对着遗像深鞠三躬,一直守灵到18日凌晨一点多才离开。

  来人叫李桥,重庆市武隆区土地乡天生村村民,一个与罗迅本不会有任何交集的农民。他俩之间的往事,要追溯到13年前。

  2008年10月,市检察院对口扶贫武隆土地乡,罗迅作为普通一员参与其中,与李桥偶有接触。

  “我真正记住这个人,是因为去长途汽车站接他下村。”2009年春的一天,李桥接到罗迅电话,不好意思地问李桥是否方便到长途汽车站接他,因为当时村里只有李桥有一辆旧车。

  “市检察院干部下乡扶贫还坐长途汽车?”李桥怀着试探真假的心思,在武隆长途汽车站,真接到了穿着制服、提着行李的罗迅。

  彼时,从重庆主城坐长途汽车到武隆,要四个多小时;从武隆坐班车到土地乡,又要两个半小时;从土地乡再到天生村,即便坐摩托车也要大半个小时。

  李桥暗忖罗迅可能“体验生活”才坐长途车下乡一次。但一月后,他再次接到罗迅电话,这次问清他就在县城办事,才说“再搭个顺风车”。

  至此,这个“下乡真扶贫的检察干部”被李桥牢牢记在了心里。

  2011年,长期在外打工的李桥,被罗迅说服,返回家乡天生村当了一名村民小组长。

  “我下决心返乡就因迅哥一番话。他说‘有市检察院扶贫,我就不信把你们这里搞不起来!’”10年之后,李桥依旧记得那个夏夜,罗迅说这话时闪闪发亮的眼睛。

  那时,天生村已诞生40多家农家乐,村里外出青壮年回流高达90%。

  “早年我们村的青壮年,全部外出打工哇!”李桥少年离家谋生,深感背井离乡之痛。当儿时伙伴纷纷回村且大多留下来时,他感慨良多。

  “十几年前,迅哥坐长途车来我们村扶贫;现在,我就一定要开车去送他最后一程。”得知罗迅离世,李桥明知开车到达时已是深夜且无法返回,却还是连夜驾车赶到罗迅灵堂。

  三名孤儿被改变的人生

  罗迅在土地乡的扶贫,远超职务行为范畴,极富个人色彩。

  “他哄我说去钓鱼看风景,到了土地乡才晓得是拉我去投资扶贫。”身为一家公司老总的王帆,回忆往事会忍不住笑。

  2012年6月,王帆与罗迅偶然走进一户农家,得知78岁的奶奶曾永书和上小学的孙子吴松艰难度日。

  王帆掏钱想表心意,但老人坚决不收。罗迅转到屋后猪圈指着一头猪说要买猪肉,老人为难,说猪瘦得只剩架子没啥肉。

  “那先放您家养,这是定金,不能卖别人哦!”罗迅边说边掏出1000元,王帆会意也忙掏1200元,一并硬塞给老人家。

  出门后,罗迅两人找到土地乡中心小学校长李树成,要资助吴松在学校每学期须缴的600元生活费。

  “为谁掏这钱我俩争半天,拗不过他,最后一人一半分担。”王帆也没料到,那次的资助竟一直持续到了孩子们成年、工作。

  几乎是吴松境遇的翻版,同校李平、李秋容兄妹俩父母双亡,他俩也通过校长李树成,为两兄妹缴纳每学期共1200元的生活费。

  从2012年到三个孩子先后小学毕业、初中毕业、考入涪陵医药卫生学校等,他俩的资助从未间断。甚至他们三人至今在重庆主城的住处,都由他俩提供。如今连最小的李秋容也21岁,均已工作。

  令人诧异是,早已成年的三人回忆罗迅时,竟羞赧低头:“我们都知道罗叔叔,但都不怎么记得他长相。”

  “这事我作证!真不怪孩子们不懂感恩!罗迅不管是资助钱,还是资助米面油,他几乎从不露面!”天生村党支部书记徐敏多年替罗迅转交资助款物,每次只能语重心长告诉孩子们:“罗叔叔自己不递钱给你们是怕伤你们自尊心。”

  “这么多年我都没机会感谢罗叔。原先还托人给他送板栗、核桃,现在面都见不到了。”24岁的哥哥李平回忆往事,双眼通红。

  “我还能记得罗叔叔两次对我们说过的话,让我们学法、守法、不要走歪路。”21岁的妹妹李秋容说:“我们一个都没走歪路!”

  “我没辍学,最大原因就是罗叔。”24岁的吴松眼含热泪回忆,当年罗迅二人买猪两年多后,奶奶心急火燎给罗迅打电话:“我把猪都喂到400多斤了,你们再不来拉,猪就要老死了噢!”

  最后一笔党费

  当年的土地乡中心小学校长李树成,至今最念念不忘的事,还不是罗迅资助孩子,而是他多年坚持为土地乡的学生复印教辅资料。

  原来,资助三个孩子后罗迅发现,当地孩子们除课本外,几无教辅资料,学习缺乏拓展空间。他就在重庆主城搜罗最优质的各科教辅资料,然后各复印数百份。

  “第一年复印资料,他忙活一个通宵,还弄坏一台复印机。”看着罗迅通宵忙活,王帆主动开着越野车去拉复印好的资料,塞满整整一车。

  此后,他俩年年给土地乡中心小学拉去整车复印的教辅资料。直到2018年更多朋友知晓此事后,决定一起凑钱给土地乡的孩子们购买原版教辅资料。

  “那年买原版教辅资料花了5686元,我们都不敢跟罗迅说金额。啧啧啧,他那人太抠了。”王帆撇嘴。

  至于这些年做这些事究竟花了多少钱,王帆倒是哈哈一笑:“干这事我和罗迅一样,从不记账!”

  其实,罗迅“抠门”已是大家公认。

  “我认识罗迅这么多年,他居然没请我吃过一顿饭!你说他抠不抠嘛?”王帆努力装出愤愤然的模样,说罢却摘掉眼镜拭去眼角泪水。

  罗迅最贵的一件衣服是妻子张慧琴在网上买的一件打折冲锋衣,价格仅有338元。

  罗迅上班穿检察制服,下班就穿运动服,四季如此。他家门口摆着的一双凉鞋,已全部掉皮,他依旧在穿。

  如此“抠门”的罗迅,多年来保持着一个鲜为人知的习惯:春节会购买大量御寒衣物和食物,在除夕前送给在车站、码头露宿的流浪者。有一次,他甚至带上了年幼的女儿一道去分发物资。

  9月18日下午,罗迅去世2天后,妻子张慧琴想起之前丈夫的叮嘱,通过网络缴费系统,默默替罗迅缴纳了43.8元党费。

  “他最后交代我办的就是这件事,也是我能替他做的最后一件事了。”张慧琴说。

  这一天,距罗迅入党26年零8个月。(本报记者 陈波)

[ 责编:孙满桃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同签署联合声明

  •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共见记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记者20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获悉,该院抓总研制的长征十号系列火箭近日成功完成整流罩分离试验,标志着该系列火箭初样研制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2024-11-21 09:14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产业链条长,涵盖航空器研发与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飞行服务与保障等产业,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2024-11-21 09:12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深远影响。当今世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变革。在此过程中,电力行业也在逐步向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
2024-11-21 09:10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增速超过33%,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超过26个省(区、市)将低空经济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24-11-21 09:09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刊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原院长颜龙安院士团队联合河北大学杜会龙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首个稻属最全超级泛基因组图谱绘制成功。
2024-11-21 09:09
全海深光电缆绞车系统“海威GD11000”,日前随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海洋地质二号”船在我国南海完成了首个航次的深海调查任务。
2024-11-20 09:21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何林团队与武汉大学教授雷爱文团队合作,在催化羰基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成功利用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替代剧毒光气,高效合成含氮羰基化合物非对称脲。。
2024-11-20 09:24
这种菌能够迅速分解番茄、辣椒、娃娃菜等多种蔬菜尾菜,并具有促进作物生长、拮抗土传病原菌等功能特性。在此基础上,课题组进一步研发了“蔬菜尾菜+快速腐解菌+有机肥+功能菌”四位一体的原位还田技术。
2024-11-20 09:20
11月18日,在沪渝蓉高铁全线控制性咽喉工程崇太长江隧道内,我国盾构隧道智能建造V2.0技术体系正式在“领航号”盾构机成功应用
2024-11-20 09:19
19日,四川、重庆、贵州三省市同步首发动力型锂电池试运专列,这是我国铁路首次大规模试运输动力锂电池,将助力国产动力锂电池产品的全球流通。
2024-11-20 09:13
近年来,北京市延庆区大力发展低空经济,2023年相关产业产值达23.3亿元。天气渐冷,北京八达岭长城脚下,中关村延庆园内的低空经济产业园依旧热火朝天,一派繁忙景象。
2024-11-19 09:50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团队在最新研究中给出了一个涉及两种简单分子间反应的精妙解释。
2024-11-19 09:47
利用样地观测数据、空间分析和树线模型模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梁尔源等人系统分析了尼泊尔珠峰国家公园和安纳普纳保护区混交林树线,揭示了糙皮桦和喜马拉雅冷杉的种群更新动态和树线位置变化。
2024-11-19 09:46
机器人服务员、咖啡师、宠物……各种机器人让人目不暇接。自动载人飞行器,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智能驾驶技术遍布“海陆空”。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广东深圳举行。
2024-11-19 04:55
近日,记者从湖北省神农架林区林业管理局野保科开展的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普查中获悉,神农架现有陆生野生脊椎类动物710种,比原来的493种增加217种。
2024-11-19 05:00
北京时间11月15日23时13分,天舟八号货运飞船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自中国空间站建造以来,空间应用系统已在轨开展了百余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阶段性研究成果持续产出。
2024-11-18 10:27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课题组、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张旭院士课题组和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课题组合作,深入解析了人类背根神经节(DRG)发育过程中调控多种感觉神经元分化的多层级信号通路,并成功构建了人类DRG类器官(hDRGOs)模型。通过比较人类和小鼠的感觉神经元发育,研究人员发现两者在发育进程、基因表达谱和细胞亚型上存在差异。
2024-11-18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航空航天民航高校应发挥特色优势,形成“航空+”的多元化低空经济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低空经济科技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有机衔接。
2024-11-18 10:21
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成员正在围绕近期发射任务进行产品研发。日前,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中北大学极端环境特种传感与测试创新研究团队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荣誉称号。
2024-11-18 10:16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舟七号货运飞船已于11月17日21时25分受控再入大气层。 天舟七号货运飞船于2024年1月17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入轨,装载了航天员在轨驻留消耗品、推进剂、应用实(试)验装置等物资。
2024-11-18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