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甘南“马背上的警察”18载护草原:成牧民“最亲近”的人
首页 > 法治频道>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孙满桃]

甘南“马背上的警察”18载护草原:成牧民“最亲近”的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1-08-11 15:54

24小时热图
  •  

  • 大陆海事部门在台湾海峡西侧水域开展联合巡航

  • 陕西清涧寨沟遗址

  • 戏剧日里学戏剧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万兆元年,谁来领航?是更智慧AI,是更领先的Advance,是刷新极限的速度,还是升级多维的体验?中国移动5G-A商用发布会,重新定义数智新时代,邀您共同见证!3月28日15:00-16:00
2024-03-28 12:36
作为中国大科学装置之一,高能同步辐射光源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市共建的怀柔科学城大科学装置集群的核心装置。
2024-03-28 09:54
2022年8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工作组发布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19235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王大中星”。围绕大学的根本任务是育才造士这一核心要义,王大中归纳并紧抓建设一流大学的三大要素:大师、大楼和大学精神。
2024-03-28 09:34
坎潘特强调,最新观测表明,精确的星震学技术可用于探测表面温度低至4200℃(比太阳表面低约1000℃)的矮星,为天体物理观测开辟了一个新领域。这一最新结果表明,星震学技术有望详细表征这些恒星及其宜居行星的细节,而精确确定附近冷矮星的年龄对于阐释系外行星上发现的生物特征可能至关重要。
2024-03-28 09:33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3月27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是极地考察40周年,自然资源部将开展一系列活动纪念这一重要时间节点。7月北极黄河站建站20周年时,在黄河站举办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中国第四十一次南极考察期间将在长城站、中山站举行招待会、研讨会等相关活动,“雪龙”号、“雪龙2”号船停靠外港时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
2024-03-28 09:3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27日批准18处地质公园列入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的6个地质公园,分别是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临夏世界地质公园、龙岩世界地质公园、武功山世界地质公园、兴义世界地质公园。
2024-03-28 09:31
据介绍,除了服务于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后续鹊桥二号中继星还可为国内外月球探测提供中继通信支持。
2024-03-28 09:25
涂白防虫、修剪树枝、引水灌溉……每当春天到来,在祖国西北边陲新疆托里县老风口,生态造林工作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2024-03-27 10:22
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2024-03-27 10:21
在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宝山乡巨宏村,村民苑忠国正在准备春耕,多年来通过参与县里的培训,春耕物资的采购对他来说已是轻车熟路。
2024-03-27 10:20
在开展调查监测,评估新污染物环境风险状况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建立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制度、建立新污染物环境调查监测制度、建立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动态发布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等具体措施。
2024-03-27 10:18
一群“麦哲伦”式的实验物理学家正在高能物理的版图上开疆拓土。而玻色子的发现,正在指向新的“盛宴”。
2024-03-27 10:16
作为古生物学家,徐星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同时也是云南大学教授,主要从事中生代陆相脊椎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
2024-03-27 10:15
近期,12P/Pons-Brooks彗星(以下简称12P彗星)成为全球瞩目的对象,我国不少天文爱好者成功观测并拍摄到这位“天外来客”。
2024-03-26 03:25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基本建立,全域覆盖、精准科学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形成。
2024-03-26 03:20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是否会对春耕、农作物造成影响?
2024-03-26 10:16
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南开大学饶子和院士团队与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张璐研究员团队合作,首次揭示了抗结核新靶标Rv3806c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2024-03-26 10:16
25日,中国海油发布消息,我国在渤海超5000米的地层钻探发现一口高产油气井,测试日产油气当量近1400立方米,创造了我国海上深层油气探井日产最高纪录。
2024-03-26 10:15
“绝对安全”的通信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梦想之一,从摩斯电码到电报、传真,从移动电话到网络通信,通信技术的发展同时带来了各类安全隐患,与通信安全相关的技术一直是科技界、产业界的重点攻关方向。
2024-03-25 10:47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研制的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CAFE2)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14.8粒子微安流强、224兆电子伏能量的束流在靶稳定运行,创造了国际同类装置运行束流参数的最高流强纪录。
2024-03-25 10:07
加载更多

甘南“马背上的警察”18载护草原:成牧民“最亲近”的人

  8月上旬,玛曲县公安局草原骑警大队民警正在草原巡逻。 高康迪 摄

  中新网兰州8月11日电 (高康迪)天蒙蒙亮,32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公安局草原骑警大队队员玛加布简单洗漱后,快步走到马圈跟“小黑”碰碰头,互相道早安,解开绳索带着“小黑”去草原撒欢,开启全新的一天。“小黑”是2019年更新的第三批马,当时,也正值玛加布入职,那时,他们开始了互为战友一起工作的日子。

  八月上旬,记者跟随甘肃省公安厅工作人员走进甘南州玛曲县公安局草原骑警大队。该队伍已经走过十八个年头,成为甘、青、川三省边界处唯一留下来的“马背上的警察”。

  图为草原骑警大队成立之初,部分队员合影。(资料图) 玛曲县公安局供图

  穿警服的牧民

  甘南州、青海省、四川省交界处偷盗牲畜犯罪突出,治安管理难度大,地形、交通等因素,案件取证困难,2003年11月23日,为解决此类问题,甘肃省第一支草原骑警队伍应运而生,主要服务对象就是牧民。

  当年33岁的宋伟因从警经历丰富,加之马术及藏汉双语较为精通,被任命为骑警大队大队长。为了尽快展开工作,当时从警察和退役军人中选拔人才,第一要求就是精通马术,20人和十匹马的骑警队伍成立了。起初,骑警大队分为三组:外勤组、留守组、保障组。

  “刚开始我们就是‘穿着警服的牧民’。”现任玛曲县公安局政委的宋伟是草原骑警大队第一任大队长,他回忆说,当时没有固定办公场所,骑着马带着帐篷、睡袋,背着干粮在10190平方公里草原巡逻盗窃、安全问题,晚上扎帐篷休息,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和牧民们熟络了起来。

  宋伟说,骑警队成立的第一年全员都是在草原上过年,为了保存发电设备电量,十点钟按时熄灯,当晚,看见每个人翻来覆去睡不着,但第二天,大家都像往常一样骑马工作,没有任何怨言。

  当时通讯不畅,手机没有信号,常常处于与世隔绝状态的骑警只能十天半个月给家里报平安;“接警”更是在两三天之后,因为经常巡逻,牧民知道有骑警在草原,便会骑马在草原上找骑警“报警”。

  “既然选择骑警就要耐得住寂寞,提前都有心理准备。”今年43岁的骑警才昂是第一批入职的骑警队员,坚守至今,“当年,每晚两个小时换一个人在帐篷外站岗,夜深时,经常有狼群吼叫,冬天眉毛上都是冰碴子。”

  2005年,骑警队员在边界地区发现一名命案逃犯,才昂为缉捕持枪逃犯,脚踝受伤,至今还能清楚地看见伤疤。

  第二年,骑警大队守护的草原上,牛羊盗窃率同期下降70%,牧民们看见骑警会招呼他们走进自家帐篷,吃点东西,喝口水。就这样,骑警大队在没有固定营地的情况下,巡逻边界、走访入户、了解边界地区牛羊分布情况,游牧4余年。

  8月上旬,草原骑警大队民警与牧民聊天。 高康迪 摄

  默契背后是“血的代价”

  2007年底,经政府部门批准设立骑警队营地,骑警队有了办公场所,马匹也有了休息的地方,周围也搭建了信号塔。

  “牧民们可以直接给我们打电话了。”草原骑警大队教导员杨华成告诉记者,如今,草原上很多地方,只能骑马去,有时赶到案发现场需要好几个小时。驰骋在马背上英姿飒爽的背后是一次次蜕皮换来的。有了营地后,每天固定训练两个小时马术,不仅和马要有默契,还要熟记每条路线,以保证以最快速度赶到求助现场。

  杨华成说,“长时间骑马”需要付出“血的代价”,起初,骑马颠簸一路回到营地,屁股被磨出血,疼得连裤子脱不下,屁股上的皮蜕了一层又一层,最后都变成了厚茧子,才适应了在马背上骑行数十个小时。

  2019年10月下旬,采日玛镇麦科行政村牧民求助,他家18头牦牛不慎走进沼泽地,接到电话后,骑警大队民警赶赴出事地点。“不足25平米的沼泽地陷入18头牦牛,历时三个多小时,骑警成功将18头牦牛救出沼泽地。”杨华成说。

  随着各类规则完善,骑警队的职能也在转变,如今更多是“服务帮助”。每月,骑警队员都会入户走访牧民家中了解情况,做一些政策讲解宣传,及时将一些矛盾“扼杀”在萌芽中,路比较远的地方,晚上会住在牧民家里。

  “草原的流动警察力量。”在杨华成看来,骑警已经成为草原上和牧民沟通、安保的重要力量,很多问题,能在最快时间接受解决,这是其他警种不具备的。

  第二天清晨,牧民会准备好酥油茶和糌粑让骑警队员吃,在帐篷外目送骑警队员离开,“这种淳朴的爱,和深深的信任感是慢慢积累才有的,也是工作的动力。”才昂说。

  图为草原骑警大队民警正在马背上练习拼刺训练。 高康迪摄

  骑警精神代代传承

  骑马追逐、马背射击、马队行……在海拔3500米的山巅,草原和沼泽中都有骑警队员们的足迹。宋伟说,由于海拔较高,这里只有两种天气“冬季”和“大约在冬季”,虽然温度低,但紫外线特别强,所以,每个人的皮肤都是黝黑黝黑的。

  一个月有七天假期,是轮休,每次去县城的民警会带一些蔬菜回到营地。平日里,打排球、跳锅庄是他们的娱乐项目。

  骑警队里的马匹在队员们眼里是战友,巡逻和训练之余,大家喜欢和这些“战友”们待在一起,喂草料、梳鬃毛、清理马厩,悉心照顾。

  “以真诚换真诚。”今年32岁的玛加布作为新鲜血液,他直言,从小在草原长大,守护草原就像是守护着他们的“共同家园”。三年来,吃苦精神和真诚待人的精神激励着自己成长。

  近年来,为保护生态平衡,牧民们“减畜还草”观念在不断转变中,牛羊盗抢问题持续下降,但牧民依草而居的生活习惯依然没有改变。“有任何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会找骑警,他们离我们最近。”草原上41岁的牧民斗格告诉记者,去年,自家的30头牛失踪,是骑警队员三天没合眼帮忙找回的。

  如今,骑警大队的马匹已经换了三批,队员一直在更替中。骑警队员已成为一支可支配的流动警力,在抓捕、宣讲、抗疫等方面均能紧急出动。

  宋伟说,当地新入职的民警都会到骑警队锻炼几年,近距离接触牧民,培养迅速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毅力增长,希望这种坚毅精神能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每一个骑警队员都在草原上获取精神养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