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扣扣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 “血亲复仇”不可取
首页> 法治频道> 法治要闻 > 正文

张扣扣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 “血亲复仇”不可取

来源:光明网2019-04-12 18:24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光明网讯(记者 徐皓)记者昨日从陕西高院官方微博了解到,张扣扣杀人案于4月11日9时在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法庭公开开庭审理。经过长达九个多小时的审理,最终,陕西高院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了汉中中院一审的死刑判决。

  2019年1月8日,汉中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判处张扣扣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张扣扣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 “血亲复仇”不可取

张扣扣在二审法庭现场

张扣扣案二审维持死刑判决 “血亲复仇”不可取

二审宣判

  为母复仇,孝子还是恶魔?

  2018年2月15日12时许,张扣扣持刀将邻居王自新、王校军当场杀死,王正军被刺伤后抢救无效死亡。事发后两天,张扣扣于2月17日上午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一件普通的杀人案,只因张扣扣“为母报仇”的复仇之念,而被抹上了一层悲情的色彩。

  事情需要追溯到1996年,当年张扣扣之母汪秀萍因琐事与邻居王正军、王富军发生争吵并撕打,汪秀萍遂在王正军左额部及左脸部各打一下,王正军即捡起一根木棒朝汪秀萍头部猛击一下,致其重伤后死亡。法院以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判处王正军有期徒刑7年。

  张扣扣因对王正军故意伤害其母致死一事怀恨在心,22年后的2018年,35岁的张扣扣发现王正军回家过年,遂产生报复杀人之念。

  二审现场,张扣扣称自己没有精神疾病

  4月11日,张扣扣被带进二审法庭。在回答法庭的询问时,张扣扣声音洪亮短促,并且否认了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在报复社会,“对生活不满的人多了,每个人都杀人吗,我又不是个神经病!”在整个庭审过程中,张扣扣始终表示为母亲报仇并不感到后悔。张扣扣说,仇恨一直存在心里,自己也料到了早晚会有这样一天,因此他一直没有结婚,除了经济原因以外,还因不想有后顾之忧。

  辩方律师向二审法庭提交了新证据。由北京正慧科鉴咨询服务中心出具的法医精神病学审查意见书显示,张扣扣符合偏执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张扣扣母亲被杀与其偏执型人格障碍有因果关系;张扣扣被评定为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不过,公诉机关认为,该份审查意见书得出的结论不具有科学性,即便是论证意见也不具有参考意义。

  二审法院认为,张扣扣无精神病家族史和既往史,具有现实作案动机,作案前精心策划和预谋,作案后逃避追捕,后又投案自首,表明其具有完全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且一审庭审中思维清晰、对答切题;二审庭审中亦未发现张扣扣有精神异常表现。辩护人提交的审查意见书,不能作为定案参考。对上诉理由及辩护意见不予采纳。

  4月11日晚7时许,陕西高院作出终审裁定,驳回张扣扣上诉,维持原判。

  “血亲复仇”,触动网友心中的一根弦

  张扣扣“为母报仇”杀人一案,触动了国人文化心理上的一根弦。张扣扣案发生后,网友们自发分成了两派。一部分网友认为张扣扣的罪行“该判死刑”,但是还有一部分网友“同情”张扣扣,甚至有网友认为张扣扣是“英雄”,期待法官能够给他留一条生路。对于网友们的分歧,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

  张扣扣案二审的检察员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中,“血亲复仇”作为民间陋习早已被摒弃。国家救济渠道畅通,不允许私力救济,除非如正当防卫等紧急情况。但张扣扣将杀人对象的选择不仅仅指向当年母亲被害案件的直接责任人王正军,而是肆意扩大了其泄愤对象,这样的行径,已经不是简单的“报仇”,而是超出普通大众情感承受能力的“灭门”,对张扣扣这种滥杀无辜的行为应依法惩处。

  二审法院法官认为,被害人王正军故意伤害致张扣扣母亲死亡的犯罪行为,确实给张扣扣造成了心理伤害。但王正军已被依法判刑,其父也赔偿了经济损失。经审查,王正军故意伤害案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罪准确,量刑适当。此后22年,王自新家未与张扣扣家发生新的冲突,不能认定被害人在本案中存在过错,案件不属于邻里矛盾引发,原判死刑并无不当。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智艳军对光明网记者阐释,为什么血亲复仇、同态复仇这些理念在当代社会仍然会得到一部分网友的支持,那是因为血亲复仇行为有其合理的部分存在,因为它是一种最能在表面上看得见的“公平”。一旦案件的主人公自认为现代社会的公权力和法治没能很好的维护公平和正义,那么,早已被抛弃的“血亲复仇”的心态理念很可能就会死灰复燃。

  智艳军说,虽然“血亲复仇”行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其弊端更大,因为复仇行为有可能会带来双方子孙互相复仇的恶性循环。公权力法治取代“血亲复仇”的益处,就是能够让大家有一个共同遵守的法律体系,让公众对每个案件的判决结果都能有一个正确的预判和期待。如果我们把取代“血亲复仇”的法律做好了,就可能有效的防止类似复仇事件的发生。

  案件深思,仇恨心理该如何矫治?

  张扣扣案二审宣判完毕了。那么,对于像张扣扣这样存在于心底长达二十多年的仇恨之心,又该当如何得到一定程度的预防和矫治呢?

  河南方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杜宏昌认为,对于张扣扣当年13岁时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被王家人击打身亡的重大事件,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当时张扣扣的亲人们就应该及时了解他的心理状态,对张扣扣扭曲的道德观积极地加以引导和转化,并增加对他的亲情关怀。

  “此外,社会也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措施,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样张扣扣们可能就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来重新审视这个社会,类似的悲剧也就不会再重演了。” 杜宏昌对光明网记者说。

  北京市京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智艳军提议道:“我认为应当在每一个案件的判决书中增加说理部分的相关比重,一份良好的判决不怕说理,这样能够使案件的每一个相关人员更加心服口服,增强公众对司法判决的公正感和幸福感,‘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这样人们的心里上就不会出现扭曲和缺陷。”

  张扣扣的辩护律师邓学平则表示,尽管两次庭审辩护都没能为张扣扣留下一命,但是这起案件的警示意义不能忽视,我们必须在法律的轨道内解决问题,要学会理性和克制。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开幕倒计时1天

  • 倒计时1天!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分论坛即将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的浪潮正在席卷从科技到教育,乃至全社会的各个角落,中国教育界正在积极推动学习和应用人工智能,以便乘势站在时代前列。今年6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提出,人工智能和批判性思维结合形成DNA式的“双螺旋结构”,将有力推动创新。
2025-09-16 09:14
15日,在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上,《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2.0版正式发布。落实《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于2024年9月发布,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25-09-16 09:13
光明日报北京9月15日电 记者陈晨从农业农村部获悉,2025畜禽种业发展论坛14日在北京市平谷区举行。论坛发布了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濒危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成效、主要畜种分子身份证构建和遗传评估优秀种公畜等重大成果,举办了畜禽种业振兴成果展,26家单位现场推介新技术、新设备、新成果,72家单位进行专场展示。
2025-09-16 09:13
数智技术以及数智互联技术将推进青年间社会化协同与知识共享,可精准连接青年学习者,并形成跨地域的学习社群与项目协作组。总而言之,数智技术能够为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创造良好条件,能够充分激发青年群体参与终身学习的动力,能够更好地帮助青年群体全面发展。
2025-09-16 09:12
作者:王 珩、程松泉,分别系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博士生  当前,全球教育正经历一场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深刻变革。唯有坚守育人初心,在伦理框架内审慎推进技术应用,才能让人工智能真正成为引领教育发展的引擎,而非解构教育本质的飓风。
2025-09-16 09:11
在合成生物学和气候变化应对领域有巨大潜力。
2025-09-16 09:11
走进展区,多款新潮文创让人爱不释手;戴上设备,苏轼笔下的诗词世界任人遨游;指尖轻点,三千年前的青铜器“触手可及”……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新场景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亮相,漫步其中,处处感受到科技与创意奔涌、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无限活力。
2025-09-15 09:54
在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一批品类丰富、兼具趣味与文化内涵的文创精品成为展会现场的“人气王”,引爆观展热潮。
2025-09-15 09:54
最大网络基础设施的建成有助于我国突破关键技术的“卡脖子”困境,形成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优势,建立起数字经济产业的第二创新生态。 (作者:戎 珂,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所长、长聘教授;田晓轩,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2025-09-15 09:53
今年暑期,工厂游火爆出圈。参观名额秒空、门票收入可观、社交平台相关笔记有10多万条,工厂游俨然成了文旅界新宠。 工厂游等新型旅游业态,实现了工业与文旅的跨界融合,也为文旅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增长点。
2025-09-15 09:52
深夜,河南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总工程师闫春生还在带着团队忙碌。 2006年,多氟多打响了由传统氟化工向精细氟化工、新能源材料转型的战役,闫春生临危受命加入六氟磷酸锂研发团队。
2025-09-15 09:51
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9月10日至9月14日在北京举办,众多科技产品亮相展区,吸引观众驻足参观。
2025-09-12 10:08
汽车排放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元凶”之一,但学术界一直缺乏对城市道路碳排放进行精准刻画的工具。”借助全景AI模型,可实现二氧化碳排放源的精准提取,模型的平均精度超过93%、平均误差低于1.3ppm(ppm为百万分比浓度)。
2025-09-12 1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人工智能发展趋势和规律,加紧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伦理准则,构建技术监测、风险预警、应急响应体系,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人工智能系统的可靠性不能停留在统计意义上的“高概率正确”,而应追求在复杂、开放、动态环境下的“高置信可靠”。
2025-09-12 10:01
10日,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以下简称“顶科协奖”)获奖者名单在上海公布。顶科协奖是2021年在上海发起创设、由红杉中国独家提供永久资金支持的面向全球科学家评选的科学大奖。
2025-09-12 09:59
全球规模最大恐龙蛋化石群——湖北十堰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的埋藏时代,首次被科学家认定为距今约8600万年。专家考证,这是迄今全球分布最集中、规模最大、埋藏最好、原地出露最多、原址保存最好的恐龙蛋化石群。
2025-09-12 09:58
9月10日上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七十六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会议上,2025年(第十二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正式公布,我国申报的云南元阳哈尼梯田、江苏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四川彭州湔江堰、北京门头沟永定河古渠灌溉工程全部成功入选。
2025-09-11 10:18
“十四五”以来,我们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当好自然资源“大管家”和美丽中国“守护者”,全面完成了“十四五”规划的目标任务,有效支撑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25-09-11 09:57
未来,城市的画卷上,AI、物联网与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将继续深化推广,但唯有始终以人的尺度丈量技术,以人文的关怀驾驭创新,方能使城市永葆文气的深度、人气的热度与烟火气的温度,让每座城市都在科技的守护中,找到生生不息的发展动能。
2025-09-11 09:52
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与合作者联合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高维超分辨成像”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活细胞内15种细胞器的同时成像与精准识别,为细胞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
2025-09-11 09:43
加载更多